APP下载

善用追问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013-04-29解生华

新课程·小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祸患黄雀吴王

解生华

《螳螂捕蝉》一文讲述了在春秋时期,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寓言故事智劝吴王,使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么一件事。文本可读性强,本身便充满了思辨性。同样是劝说,都有相同的目标指向,可大臣对吴王的一番事理辨析与少年那番辨析收到的效果却迥乎不同。透过少年的话语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少年本身便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他能够在思考问题时做到条理清楚,在面对吴王时说理明白透彻。走向语文课堂,我们学生的思辨能力又该如何培养呢?

研读教材后,笔者首先确定了课堂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2)分角色朗读课文。(3)感悟“螳螂捕蝉”的寓意。在落实以上3条目标的过程中,笔者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适时追问,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然后再作出阐释、说明。通过再思考,学生能够做到条理清楚;通过发言前的准备,学生能够面向全班做到说理明白透彻。

一、有效追问,深化理解词语内涵

行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笔者抛出了“蝉、黄雀、螳螂,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及它们自己身后隐伏着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这时,第一个学生回答:“蝉身后的祸患是螳螂。”不仔细倾听,这样的回答似乎是正确的。可结合“祸患”在词典中的含义,学生这样的回答又不确切。此时,身为教师应该不急着评价对错,而应使用追问,面向全班同学:“请某某同学再说一遍,你们觉得这样的回答准确吗?请注意祸患这个词。”于是,学生开始重新思考,再次潜心阅读语段。经过短暂的等待,有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蝉身后的祸患应该是螳螂将要捕食它。螳螂本身不能算是祸患。”又有学生结合词典回答:“‘祸患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祸事,灾难”。面对学生的这次发言,笔者进行了总结:“大家说得很正确。现在知道为什么说蝉的祸患是螳螂要捕食它了吗?请大家继续回答。注意‘祸患在下面的回答中还指什么?”

二、有效追问,体悟词语逻辑关系

教材中的课文通常都是编者经过精心研读,层层筛选的精品美文。从锤炼文字的角度来说,句子与句子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联结紧密,很多句子都充分展现了词语清晰的逻辑关系。

教学中针对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不妨多注意并且在教学中适当利用,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体悟词语逻辑关系。当学生复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时候,有学生说道:“蝉、黄雀、螳螂,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面对学生出现的明显错误,笔者立即让学生打住,紧接着告诉学生:“这里不能颠倒。应该是“蝉、螳螂、黄雀的顺序。”但笔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又向学生追问了一句:“有谁知道这三种动物为什么顺序不能调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9~11自然段,体会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再次潜心会文,明白了三者之间的眼前利益与身后祸患的联系,自然也就弄清了“蝉、螳螂、黄雀”三者顺序不能调换的理由。

三、有效追问,辨明事物内在联系

当笔者在教学到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时,笔者设问:“‘悟是什么意思,吴王从中悟到了什么?”第一个学生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想到要是攻打楚国的话,自己就好像那只鸣叫着的蝉,其他诸侯国就好像是螳螂。”第二个学生回答:“吴王明白了自己要是攻打楚国,自己就像螳螂一样,而诸侯国就是黄雀。”当喊到第三个学生回答时,那个学生说道:“吴王明白了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应该说前两个学生的回答切中要害,回答准确,第三个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回答完全是建立在第一自然段中大臣的建议基础之上,没有一点少年劝说效果的影子。进一步推断,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呢?于是,笔者在该生回答的基础上,面向全班追问:“请这位同学再重复一遍,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帮助他分析一下错误出在哪里。”学生思考,辨析,明白了吴王是听了少年的劝说后才恍然大悟的,所以在回答吴王悟出了什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少年讲的生动形象的“螳螂捕蝉”的故事。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四)中指出:“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思辨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愤”“悱”之态,灵活运用追问法,点拨、启发,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得以发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丰小学)

编辑 卞良胜

猜你喜欢

祸患黄雀吴王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不听劝告的黄雀
不听劝告的黄雀
孙武为何敢于斩杀吴王宠妃?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以《螳螂捕蝉》为例,谈劝说的技巧
《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与饮酒
吕不韦之死
小黄雀的改变
螳螂捕蝉
黄雀脱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