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错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013-04-29周曌
周曌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总是会发现:教师不停地在讲解错题,学生不停地一错再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就此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利用
审视学生数学作业的错误情况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相同的错误屡犯不止,你问他懂了吗,他就点点头,问他知道为什么错了吗,他就摇摇头。像这样只订正作业答案,而不考虑错误原因的订正就是所谓的“治标不治本”,根本达不到真正的订正效果,反而会造成学生宝贵学习时间的无形流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那我们该如何再利用错题呢?
一、把错题转化为教学资源
1.显示错误,防患未然
让学生在错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并改正,预先实行控制,那么课堂就会展现出它真实、精彩的魅力,学生也因此兴趣盎然。
2.诱导错误,引发深思
教师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使其“上当”,当他们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辨析,让他们从错误中猛醒过来,吸取教训,像在学习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后,由于学生只死记着上下底和高的公式,往往在做已知上下底的和与高时计算出现错误,所以我们要多教给学生灵活的计算方法,在诱导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加深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故意出错,引起质疑
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主动呈现错误,让学生的心里泛起了涟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有意“出错”能有效地调节教学气氛,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通过故意暴露错误,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甚至发生争论,进而引发探究。教师这样故意出错,可把学生引入矛盾的困惑境地,使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自主反思,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找出原因,最终达到柳暗花明。
二、让错题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宝库
1.布设“陷阱”,通过引错培养思维能力
对模棱两可、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可布下“陷阱”,把学生诱入误区,让学生在错误中思索、反省,而后指出调整,纠正偏差。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引出对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纠错和再思考的过程中,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重现纰漏,通过找错提高辨析能力
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错误,教师要根据正确的思路进行正面讲解,不能仿照、重复学生的错误方法进行解答,要让学生思考,从而给出正确的答案。对待纠错这一学习过程,教师的态度也应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何出错,才能使学生避免重蹈覆辙。
3.多边交流,通过议错加强学习验证能力
可让师生进行心理移位,可让学生有意出差错,教师进行判断、解析和纠正,从而共同提高。通过这样操作,不仅使学生找到了错误的原因,实现了纠错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利用实践操作来检验结果的学习习惯,也加强了学生学习验证能力的培养。
4.将错就错,通过用错激发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巧妙利用,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探讨、尝试中明白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这样不但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感悟“出错”是很正常的,并不可怕,更不可耻,将学生从对错误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学生“敢”出错,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目标。
三、利用错题集全面调控教学
错题集可以使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典型的错误。使用错题集以后,每个学生各种情况下的错题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这就等于建立了台账,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教学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进行教学调控,把典型错题进行展开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积累、提高。在单元和期中、期末复习时,指导学生将错题全面分类:(1)按内容分类,使知识系统化;(2)按题型分类,化繁为简,集中目标;(3)按错因分类,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每周或两周一次重做一下错题集,考试前更应重做错题集。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方法,减轻负担,提高效果,体会到错题集的优越性。
总之,提高作业错题利用效率不但能很好地弥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深化,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实验小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