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具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2013-04-29郁小牛
郁小牛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可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获得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新知识,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感受“空间”,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关键词:主体意识;空间观念;创新意识;操作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获得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学具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我做了尝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里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我便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新知识。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长方形”时,一开始就让学生四人合作“玩积木”。这一活动对学生来说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爱玩、好动是一年级学生的天性,玩积木又是他们喜爱的活动之一,但在课堂上玩积木又是学生意想不到的。因此,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为后面探索新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培养操作能力
数学中几何知识逻辑性强,概念严密,是教学中的难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观察、测量、拼摆、绘画、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应用以利用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这就充分阐明了几何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师讲解、教具演示的旧方法,放手让学生摸、摆、画,在动手操作等实践中感受“空间”,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身边的事物就是学具,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学具盒、课本、课桌等的周长,再让他们量出四条边的总长。让学生自制长方形活动框架,通过拉一拉、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得出图形的周长。这样学生个个自己动手操作,在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互相联系的知识巩固深化。
三、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运用学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操作的过程,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使学具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肥沃土壤。
例如,在教学“6的认识”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6的组成和分解。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把6根小棒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操作,很快学会了6的组成,这时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你能把6根小棒分成3堆吗?试试看,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摆小棒,总结出6可以分成1、1、4,还可以分成1、2、3,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俨然他们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接着问:“还可以分成几堆?最多可以分成几堆?”学生的情绪再次出现高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新知,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培养空间观念
小学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实验几何,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直观观察。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观察,利用学具,动手实验,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反映,感知规律,建立表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就对学生说:“今天大家一起玩橡皮泥。”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了。然后,要求学生在一个底部留有一个洞孔的盒中装满橡皮泥,再把一个长方体塞入橡皮泥中,盖紧盒盖,盒中的一些橡皮泥就从底部的洞孔中挤出。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一过程,得出物体占有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身边的学具(橡皮、文具盒、书包),问哪个所占空间大,进而得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学具,不仅理解了“空间”“体积”的概念,而且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五、发展主体意识
1.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发现过程
学生借助学具探究知识的过程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教“圆柱的体积”时,先发给每小组一个圆柱的模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于是很多学生把圆柱的底面分成很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最后再拼起来。这时,学生惊奇地发现,拼起来的物体近似一个长方体。于是学生很快地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运用学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知识通过操作实验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操作学具能使物质的外部操作过渡到智力的内部认识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到抽象,促使认识内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推导“圆锥的体积”时,学生分别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且他们中间是空的,学生清楚地看到了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从而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由已知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连接点,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3.促进学生主体互动的教学模式
合理使用学具,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质疑,共同制订解题计划,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向和策略,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想法,并按自己的设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在学生受阻或有疑难问题时,做引导点拨,精讲释疑,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先让学生数出9根小棒装到信封里并用手捂起来,使学生产生神秘感,然后问:“信封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想出多种方法,有一根根数的,有把5凑成10的,有把9凑成10的等等,学生的思维被拓宽了,在学生思维呈现多样化之后,教师应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哪种方法既简便,又好算”,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讨论、比较,认识到把9凑成10这种方法最好,达成了教学目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给予点拨、引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探索,获取新知识。
总之,学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屈月英.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2011(5).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小学)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