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牧区学生的汉语言表达能力
2013-04-29余润祥
余润祥
摘 要:要想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在教学中学生需认真听别人说话;大胆回答问题,摒除自卑心理;教师需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注重示范性作用。
关键词: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规范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它成为交际工具,需要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为以上两者服务,既要突显人文性,又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这样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作为牧区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提高牧区学生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和老师、同学正常地交流,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教学,我认为除了通过写作外,应当培养学生大胆地说,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认真听讲,学会听别人说话
教师应关注学生听后反应的训练。比如,听课、听发言要求学生作记录,不遗漏主要内容;平时对于重要的或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认真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边听边
思考。
二、大胆回答问题,摒除自卑心理
牧区学生大都比较腼腆,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最主要的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受藏语影响,说汉语大都声调不准,因此怕遭到老师的责怪、同学的取笑,于是干脆不做声,更不敢主动地参与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只有让他们大胆“说话”,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才便于“对症下药”。对学生回答出错或意思不完整时,教师要有耐心,不应埋怨或当场嘲笑,更不应该立刻中止,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应该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多鼓励、多开导。班上有个叫班玛泽让的学生,由于初入学,存在严重语言障碍,经过两年的汉语学习,基本能读通课文,但受藏音的影响,一说汉语就南腔北调,不仔细听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记得他第一次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满脸通红,我听了半天也不知所云。其他学生看到他的窘态,哄堂大笑,他更是难为情地把头深深埋在了衣服里。看到这种情况,我先制止了其他学生的哄笑,然后和颜悦色地告诉他,老师很欣赏他!因为他能站起来回答问题,证明他是个勇敢的孩子,比那些一直坐着从不发言的孩子强多了。其他学生听我这么说,面露愧色。以后我经常鼓励他,每次都是很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他在我的鼓励之下,渐渐找回了自信,现在成了班上发言最积极的学生!
三、多种朗读形式,指导朗读
这是以感情为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而课文是锻炼学生朗读能力极好的教材,同时也可以积累语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开口读,读出声,再大声读。可采用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可以采用“打擂赛”,先选出一个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当擂主,然后鼓励其他学生打擂,小学生大都好胜、好表现自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比拼的平台,大都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四、注重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培养小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示范无疑是重要的一环,特别要求语文教师能说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在语言的规范性上做出表率。不少牧区语文教师,特别是藏族教师,在运用普通话教学中难免夹杂有藏音,发音不准,而平时都说藏语的学生,在学汉语时,完全模仿教师的发音,这就需要我们花大的力气,力求减少朗读的误差,以免使学生造成错觉或误解,从而影响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另外,教师的课外语言表达(诸如,与学生谈话、上台讲演、集队训话等)也会给学生的语言表达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严格规范自己的语言。还有,藏族学生在学汉语时,往往把藏语直译过来,造成主谓倒置、动宾倒置。例如,“他打我。”这句话就容易说成“我他打”或者“他我打”,这时教师应该立刻给予纠正,及时告诉他们,汉语应该如何说。
总之,我们平时应当尽可能多地创设各种机会给学生写、说
的情境,培养学生大胆的语言学习能力。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所以,有必要找一些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牧区一线教师更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善于总结、及时改进,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 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邛溪镇寄宿制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