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合中激活小学生的“音乐细胞”
2013-04-29吴熠
吴熠
摘 要: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中,学生的学校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音乐学科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领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并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显示:他们需要音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而学生这种“音乐细胞”的发挥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在音乐课堂上,把相关的内容引进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让其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在整合中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唤起学生的听觉美,视觉美,感受美。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美
一、走进“动物世界”,引导学生表演,体验情感美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无论是欢快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感召下是喜欢“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他们的情感世界会变得丰富起来。课堂上通过表演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美。
例如,儿童歌曲《大鹿》是一首旋律明快、节奏简洁的法国歌曲,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我在学习歌曲时首先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旋律,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放开手脚,把自己想象的各种小动物用身体动作表演出来,然后播放歌曲进行聆听。有的学生在听到歌曲内容后争先恐后表演开了:有的表演成惊慌失措的小兔,在使劲敲门;有的表演了胸有成竹的猎人,望着“小兔”在笑;有的把自己演成勇敢坚定的大鹿,手挽着“小兔”,时刻准备抵挡猎人的入侵。就这样,不同表演风格的音乐剧在孩子们的欢歌笑语中一一上演。手舞之,脚踏之,嘴唱之,调动了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使其主动参与音乐表演的活动。学生通过自己聆听旋律,学习歌曲,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内容表演了不同的角色,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了解大鹿和小兔是靠着团结的力量战胜了猎人,那么同学之间也应该互相帮助,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二、走进“春天”,引导学生绘画,理解歌词美
音乐课堂教学以音乐教学为主线和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和沟通。音乐和绘画是姐妹,如果将绘画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美丽的歌词。
例如,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描绘了春天的小雨淅淅沥沥,表现人们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了希望和遐想。在教学这首歌时,一开始我没有讲春天的景象,而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一幅没有色彩的图画,画中有小溪、小鱼、小草、小鸭……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带着“小雨点”(画笔)去寻找“春天”“雨点”落到哪里,哪里就涂上合适的颜色。于是小草碧绿,桃花粉红,小溪清清,鹅黄的小鸭和金色的小鲤鱼在追逐嬉戏……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学科综合”丰富了音乐学科的人文蕴含,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不仅用自己的画笔表现了美丽的春天,从视觉上感受春天的景象,而且在绘画中理解了歌词的美,开心地听唱春天的歌曲,融入了生机勃勃的春意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三、走进“花名”,引导学生创编,感受节奏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引导学生积累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鼓励音乐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形象思维,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开发学生的创编才能,从而感受节奏美。
例如,低年级学生学完《打花巴掌》这课时,我鼓励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根据生活经验把喜爱的花名首先进行有节奏地念词,然后编成新的歌词进行演唱,学生积极性很高,我同时开设了“我是小小词作家”栏目,并进行点评和奖励。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歌词创作练习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语言词汇运用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八分钟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内容在短短的四分钟时间内就得以完成。传统的教学固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它在教学中的很多作用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为了开展创编课教学,特别是歌词的创编,也必须在传统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有关的知识学习。创编歌词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词作家,学会作词也并非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开展此类创编教学旨在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基本的音乐素质。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在此类创编性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课改的发展需求。
鸟儿需要广阔高飞的天空,鱼儿需要遨游宽阔的海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殿堂,我们教师在音乐教学领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不可低估和替代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听”懂音乐,“看”懂音乐,“读”懂音乐,营造艺术氛围,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可以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从优美的音乐中陶冶情操,学会探索、创造自己的音乐生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校)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