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占鳌头,读出精彩

2013-04-29田媛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情味语感文本

田媛媛

《语文新课标》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第四学段的学生“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对于培养语感、理解作品的内涵及写作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让学生读得不够,一篇文章的学习,总少不了老师对课文繁琐的词句分析,学生总是被动地围着老师的提问、讲解在转,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摒弃纷繁复杂的分析,让学生去读,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让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那么,在具体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读”好文本呢?

一、读出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对课文有了接触而引起的思考和感悟。读得越精细,感悟就越深。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个性感悟,都应以读为中介环节。“读”是“感”的基本前提,无“感”又何以能“悟”呢?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感,读中有所悟。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训练要抓诵读。朗读、背诵应该成为增加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与否的敏感性和鉴赏力。诵读具有移情作用,可以诱发通感,具有培养审美感知和语言感受能力的作用。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用“口”发音,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情感活动。学生带着感情的朗读,最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最强音。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因此,朗读要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准确到位地表达字里行间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课文中的感情色彩;通过语调的升降、语气的轻重、节奏的缓急以及逻辑停顿等,充分展示语言的情感意蕴,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合为一体,作品的思路、意境、情感会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二、读出情味

好的文章三分欣赏七分读。可要把课文读美、读活、读出情味并非易事,这需要学生细致入微地读,浮想联翩地读,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读”的引导作用。特级教师王崧舟说:“当学生读得印象平淡形象模糊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读得充分细腻;当学生读不出文本的情味时,老师要点拨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沉睡的智慧,点燃学生喷涌的激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反复朗读、充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借助想象能从多方面、多种事物、多个角度中欣赏到文章不同的美,同时感受到作者笔端流淌之情。

三、以读促写

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内因;写是外化的表达,是外因。内因决定外因。所以作文教学不能不重视“读”,要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课堂上,教师要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读顺读懂文字,读出画面,读出感情,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会读、爱读、乐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让学生带着情绪读,怀着探索的欲望读。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了还想读,百读不厌。在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内化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在充分地阅读文本后穿插说、写的训练,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如,一位老师在教《春》一文后是这样安排的:

师:《春》一文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生:因为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生:因为使用了一些贴切的词语,如:钻、闹、眨……

师:观看一段有冬天的画面,写一段相关的文字描述一下这样的美景。

(学生观看画面)

师:(点拨)想象一下,下雪的时候你可以把飞舞的雪花比作什么呢?雪晴了,你会把整个世界比喻成什么?凝着雪的树枝象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好好想一想。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比喻表现冬天的景色呢?

(学生写出相应的句子)

生:大雪覆盖了周围的小山,好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在抚慰着自己的儿子。

师:你说得很好,你还可以说:“它们好像对怀中的城市说:‘安心睡吧,这准保暖和。”

生:透明的冰柱像是由水晶制成,在阳光下闪耀。

师:你还可以说:“这些美丽的冰柱在阳光下仿佛闪耀着不同的色彩,造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春》一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美文的范例,在教学中这位老师以欣赏修辞手法并且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为主,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进行类似题材的写作练习,考核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达到了读与写的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情味语感文本
押题作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