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什温音诗中的爵士乐因素本体运用浅析

2013-04-29陈伯文

艺术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爵士乐

陈伯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德师范学院引进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Y008

摘要:爵士乐本体因素在格什温作品中有着独到的运用,作品借以流露出强烈的美国特征。

关键词:本体因素;爵士乐;交响音诗

格什温在这部交响音诗中对爵士乐因素的运用体现在对各种色彩性音阶特别是蓝调音阶的使用,对爵士乐和声的借鉴以及对一些节奏因素包括拉格泰姆节奏和古巴、拉丁地区节奏的自由掌控等。

1“克拉维”节奏型的运用

1.1漫步主题中“克拉维”节奏型的运用

在漫步主题中,“克拉维”这种爵士乐节奏因素的运用最为明显,在作品的其他部分也都处处可见这种节奏音型的出现。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源自非洲的节奏概念——克拉维节奏模式。它是在古巴的黑人奴隶音乐文化与白人音乐文化融合的结果。克拉维,是古巴音乐中的一种节奏模式。克拉维(clave)是西班牙语“钥匙”的意思。引申为“关键”之意。克拉维节奏模式影响甚广,在拉丁音乐中作用举足轻重。它有着多种变体,如“桑.克拉维(Son clave)”模式、“伦巴.克拉维”(Rumba clave)模式等等。囿于篇幅,在此我们来考察一下与格什温这部作品关系密切的“桑.克拉维”节奏模式。桑.克拉维是古巴通俗音乐最常使用的克拉维节奏型。我们观察桑.克拉维节奏型,会发现桑.克拉维的节奏模式与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的一些节奏构成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对比漫步主题中的三角铁部分与桑.克拉维前半部分的节奏模式,就会发现,格什温在《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对桑.克拉维节奏模式的运用。而桑.克拉维的起源同样可以追溯到非洲。古巴地区的黑奴们带来了非洲的节奏模式——黑人克拉维,这种克拉维用欧洲记谱法考察,接近于6/8拍子模式。在与西班牙白人文化的融合中,6/8拍的黑人克拉维节奏逐渐演变成了4/4拍的桑.克拉维节奏。所以,桑.克拉维的律动模式实质上还是一种源自非洲的律动模式。格什温作品中对克拉维节奏模式的运用在观察三角铁这些体鸣打击乐器很容易看出来。长笛、木琴与三角铁奏出了一个典型的“克拉维”节奏型。

1.2第四主题中克拉维节奏的运用

我们观察木琴与第一、第二小提琴奏出了典型的桑.克拉维节奏模式。格什温将源自非洲的克拉维节奏模式引入到他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的部分段落,节奏语言新颖、大胆。

2爵士乐和声因素的运用

爵士乐和声包容万象,其中既有对欧洲传统和声的继承又有基于蓝调音阶系统所衍生出来的蓝调和声以及受到20世纪和声观念影响的高叠、变化和声等等。

2.1蓝调和声的运用

蓝调音阶中蓝调音级产生的原因是基于黑人的七平均律系统。蓝调和声则是基于蓝调音阶系统的和声结构方式。爵士乐和声中经常可以听到原位音级与降音级的同时鸣响(如E与Eb或者B与Bb),很大部分原因是音乐家们在刻意追求“蓝调音级”这种十二平均律中并不存在的“间音”的效果。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中部分段落的和声手法中同时使用原位音级与降音级了。蓝调音阶中三音、七音被降低半音,故蓝调和声中也时常将这些音级降低。体现了和声结构方式与音阶系统的内在统一性。

(1)第二主题中蓝调和声的运用。弦乐组拨奏出的和弦是B—D—F—bBbB音级 与 B原位音级同时鸣响,构成减八度的尖锐效果。这是种基于蓝调音阶系统的和声结构方式。

(2)思乡主题中蓝调和声的运用。在小号奏出悠扬的思乡主题后,长号紧接着奏出一句深沉低婉,凄凄切切的旋律,其中,我们也同样看到爵士音乐和声的合理运用。

长号旋律所对应的第一个和弦是构建在bB音上的bB—bD—F—bA,它是一个小小七结构的和弦.其中出現了蓝调音级(bD、bA),这是蓝调和声的一个特点。这个和弦低音由bB进行到bA,这只是一种转位而已。第三拍位,低音是G,而整个和弦的结构实际上是E—G—bB—bD的一个减七结构和弦,其中也包含蓝调音级(bD) 第四拍位则是一个降低了3音的小小七结构和弦.这几个和弦的连接,低音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半音下行,而且速度是徐缓的,配合长号奏出的哀怨的旋律,爵士味浓厚,顿生催人泪下之感。蓝调音级在和声结构中的出现,让和声色彩充满爵士乐的特点。

2.2高叠变化和弦的使用

在爵士乐中,和声的使用往往是新颖、不羁的。九、十一、十三和弦大量使用,三和弦几乎不见踪迹。且其中和弦的延伸音级——九、十一、十三音,又经常使用变化音级,亦即升高或降低其中的某些音级,如,#9、b9、#11、b13等。从而造成爵士音乐和声异彩纷呈的特点。

(1)思乡主题中高叠和弦的使用。我们观察思乡主题引子的和声,颇具爵士乐韵味。可以看出,这个行板引子的和声框架是爵士乐中最常使用的I—VI—II—V的进行。只不过在II—V的进行中加入了一些经过性和弦。注意观察第二个和弦,它实际上是第三个和弦——II7和弦的属九和弦(+6音-5音),也就是传统和声里面的副属和弦到临时主和弦的进行,V9/II7—II7。不过,格什温在这里加入了传统和声所不常使用的9音、13音等高叠音程。让和声的色彩性浓厚,但却又不失功能性和声的进行特点。

(2)思乡主题中变化和弦的使用。在小号奏出较长时值的C音时,补充的旋律配置的和声风姿绰约,饱含爵士乐精髓,具有变化和弦较为典型的特征。

我们观察看出这句补充的旋律实际上是一句建立在属和声功能上的属变化和弦的连续进行。这里,低音提琴(bass)的F音与大提琴(cello)的#F音(第一、二拍位) 造成“增一度(由于bass高八度记谱,故实际上是增八度)”的效果,形成爵士乐和声独特的局部不谐和美感。该和弦F—bB(11音)—D(13音) 又形成了一个基于F音的十三和弦的结构。接着进行到F13和弦(第三拍位),该和弦b13音,这个b13音恰与旋律中蓝调音级—bIII级音一致,第四拍位是一个属七的结构,最后解决到下一小节的主和弦。格什温的这段音乐,旋律与和声相得益彰,可谓匠心独具,整体上营造出的和声张力让我们耳目一新。

格什温恰到好处地运用爵士乐音阶、节奏、和声等手法赋予《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别具一格的魅力。爵士音乐的精髓在作品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可谓形神兼具,让作品具备了亘古流传的潜质。

猜你喜欢

爵士乐
爵士乐。摇摆乐和布鲁斯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爵士乐在闽南地区的发展
萨克斯在爵士音乐发展中的历程研究
论爵士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
萨克斯管在爵士乐中演奏风格的探讨
浅谈爵士乐的过去与未来
浅谈爵士乐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音乐宝库中的瑰宝:爵士乐
《爵士乐》中的“创伤重演”和“创伤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