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中医病名探究
2013-04-29杨仓良
杨仓良
【摘 要】 探究了痛风中医病名源流,指出现代痛风病古医籍称之为“脚气”,其含义与今之“脚气”或“脚气病”截然不同;而中医也有痛风的病名,且有同证异名之弊,其病因证候却与今之类风湿关节炎十分相近。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痛风;脚气
痛风是中医及西医两者共用的病名,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特点为关节炎、痛风石、泌尿结石及痛风性肾病[1]。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首先描述了本病,并将风湿与痛风混为一谈,提出丰富的食物和葡萄酒与这一疾病有关[2];大约在1270年,痛风的英文名词“gout”出现,且沿用至今。而中医痛风病名相互交错重叠,概念混淆不清,影响对本病的规范化和系统性研究。为追本溯源,提高对本病的全面认识,现结合相关文献及体会,就痛风中医病名探究如下。
1 今之痛风病,当属古之脚气病范畴
中医学早在汉代就发现了痛风病,然而却一直称之为“脚气”,其病因证候与现代的脚气病截然不同。中医学在元代也有痛风的证名,其证候与现代痛风病有本质的区别,类似于现代类风湿关节炎。
1.1 华佗首次提出脚气病名,隋唐以降医家多予以赞同 华佗早在汉代就发现了痛风病的存在,因为痛风病变从脚先起,因此他提出了脚气的病名:“人病脚气与气脚有异者,即邪毒从内而注入脚者,名曰脚气。”(《华佗神医秘传·论脚弱状候不同》)此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专论脚气病:“凡脚气病,皆由感风毒所致”“初得此病,多从下上,所以脚先屈弱,然后毒气循经络,渐入腑脏;腑脏受邪,气便喘满,以其病从脚起,故名脚气。”唐代孙思邈十分赞同此说:“然此病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千金方》)
1.2 李东垣等“饮食致病观”与痛风的病因研究基本一致 现代医学发现,痛风的发病与高嘌呤饮食及饮酒有关[3]。元代名医李东恒也发现本病与多饮乳酪醇有关,从而更改了前人皆为风或湿的观点。“今观此方爽垲,而无卑湿之地,况腠理致密,外邪难侵,而有此疾者,何也?盖多饮乳酪醇酒,水湿之属也,加以奉养过度,以滋其湿水之润下,气不能煦之,故下疰于足,积久而作肿满疼痛,此饮之下流之气所致也。”(《医学发明·脚气》)明代张景岳亦赞成此说:“自内而致者,以肥甘过度,酒醴无节,或多食乳酪湿热等物,致令热壅下焦,走注足胫,而日渐肿痛,或上连手节者,此内因也。”(《景岳全书·脚气》)说明脚气病是由于饮食所伤,这与现代医学高嘌呤饮食因素的病因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1.3 脚气病与痛风的临床特征十分相符 在古医籍对脚气病的描述中,有不少内容与现代医学痛风病的临床特征相符。
1.3.1 好发部位 脚气病多发于脚膝。如华佗云:“或注于膝脚,其状类诸风、历节、偏枯、痈肿之证……起于脚膝,乃谓脚气,即邪毒从内而注入脚膝,名曰脚气。”(《华佗神医秘传·论脚弱状候不同》)“是以先从气冲穴隐核痛起,及两足胫红肿,或恶寒发热,状若伤寒,筋挛掣痛,是其候也。”(《医学正传·脚气》)现代研究发现,痛风85%~90%首次发作为单关节受累,其中最常见的为第一足趾关节……其余依次为足背、踝、足跟、膝关节[4],这些特点与中医学上述记载是基本一致的。
1.3.2 发病特征 脚气病的许多特征与现代痛风症状基本一致。发病急骤、疼痛剧烈,“夜半脚气病绝”“膝悬吊,叫声不绝,筋脉肿大。”(《类编朱氏验方·脚气》)此论述与痛风病多数发病前无先兆症状,常于夜间或清晨突然发病,症状一般在数小时内发展至高峰及疼痛难忍的特征相符。孙思邈亦发现“会因他病,一度乃始发动。或奄然大闷……”(《千金方》)皮肉红肿,热痛拒按,“其状类……痈肿之证”(《华佗神医秘传·论脚弱状候不同》)“脚气乃肾火挟湿见于皮肉,红肿如云痕,或隐见红色,按之热且痛者是也”(《 订补明医指掌》)脚气成漏、脓水不绝,“脚气,跟注一孔,深半寸许,每下半日疼异常,此乃脚气注成漏”(《杂病广要·脚气》)“湿热脚气为病……下注足胫,肿痛生疮,赤肿,脓水不绝,或痒或痛。”(《医学正传》)
1.3.3 发病特点 古人对脚气发病特点的论述,也与痛风病相符。反复发作,时发时歇,如王焘说:“凡脚气病多以春末夏初发动……春发如轻,夏发更重,入秋少轻,冬至自歇,大约如此……凡脚气病,不能永瘥,至春夏还复发动”“ 鄙年二十许时,因丁忧得此病,三十年中,已经六七度发,每发几死,后发时大况虽同,三分论之二分有异。”《外台秘要》“或一旬,或半月,复作如故,渐渐而致于足筋肿大如瓜瓠者。”(《医学正传·脚气》)病情复杂,并症多见。隋代巢元方说:“得此病,多不即觉,或先无他疾,而忽得之;或因众病后得之……其状:自膝至脚有不仁,或若痹,或淫淫如虫所缘,或脚指及膝,胫洒洒尔,或脚屈弱不能行,或微肿,或酷冷,或痛疼,或缓从不随,或挛急。”脚气有:“脚气缓弱候”“脚气上气候”“脚气痹弱候”“脚气疼不仁候”“脚气痹挛候”“脚气心腹胀急候”“脚气肿满候”“脚气风经五脏惊悸候”等八候(《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张景岳也说:“脚气不专主一气,亦不专在一经,兼有杂生诸病……”(《景岳全书·脚气》)这些痛风病与易并发肾脏疾病、心血管病、隐性结石等特点也十分吻合 。
1.4 古之脚气与今之脚气病迥然不同 现代亦有脚气或脚气病病名,然与上述中医学脚气病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是截然不同的。
1.4.1 今之脚气病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 维生素B1即硫胺素,摄入不足或慢性疾病导致胃肠长期吸收硫胺素不足,或某些疾病使硫胺素需求加大,均可导致硫胺素缺乏引起脚气病的发生。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不振、便秘,足踝部、膝、大腿及全身的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称脚气性心脏病[4]。
1.4.2 今之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 现代医学中除有脚气病外,还有一病名,即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又称菌毒)所致,又叫足癣、脚湿气、香港脚。是一种皮肤病,易传染,以足趾缝溃烂、流水、奇痒为主,属中医学“脚脂丫疮”范畴。与古之脚气病的病因及症状明显不同。
2 古之痛风同证异名者多见,应属类风湿关节炎(RA)范畴
2.1 痛风元以前称之为“痹证”“风湿”“历节”或“历节风证” 古医籍所描述的痛风,是一种与风寒湿邪有关,以全身关节游走性肿痛为主要特征的病证。《黄帝内经》最早将其归为 “痹证”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者。”(《素问·痹论》)此后,张仲景则将此类证候称为“风湿”或“历节”。其在《伤寒论》中称之为“风湿”,如“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在《金匮要略》中又提出了“历节”的病名,并将“风湿”与“历节”并列分篇论述:“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所剧者,名风湿。”又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隋代巢元方则又提出“历节风”的病名:“历节风之状,短气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
2.2 朱丹溪首次提出了痛风证名,但又归为“白虎历节风证” 元代名医朱丹溪首次提出了痛风证名。他在1347年所著的《格致余论》中立痛风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其后又在《丹溪心法·痛风》一书中指出:“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名曰白虎历节风。”可见朱氏用痛风证概括了前人述及的历节及白虎历节风。
2.3 元以降,有尊丹溪痛风之论,也有痛痹、风痹之说,更有斥异者 自朱丹溪提出痛风说之后,后世医家多赞同此说。如元代稍晚于朱丹溪的名医虞抟在《医学正传》中说:“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中又谓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明代王肯堂也附合此说:“痛痹即痛风,留着之邪,与流行荣卫真气相击搏,则作痛痹。”(《证治准绳·痛痹即痛风》)同时代的名医龚廷贤也说:“痛风者,遍身骨节走注疼痛也,谓之白虎历节风”(《万病回春》)张景岳则说:“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其又将痛风归为“风痹”范畴。日本丹波元坚又说:“历节即行痹、痛痹之属,唐人或谓之白虎病,宋人则联称为白虎历节风,又称之痛风,而元以降,专用其名矣”(《杂病广要》)然而,对于前贤就痹证、历节、白虎历节风、痛痹等论述的混乱复杂情况,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尤其对朱丹溪舍“痹”及“历节”而言痛风的立论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因名迷实,为害已久”。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归纳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而其病机是基本相同的,“多因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可见,痛风与痛痹、风痹、白虎历节风等属同证异名之症。
2.4 古之痛风证,与今RA相近
2.4.1 古医籍痛风证的病因说似与RA病因病机研究相近 朱丹溪认为痛风与肌体感受风、寒、湿、热邪有关。“痛风,血久得热,感寒冒湿,不得运行,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亦有血虚痰逐经络,上下作痛”“痛因在上者,多属风,在下者,多属湿。”(《丹溪手镜·痛风》)“痛风,血久得热,感寒冒湿,不得运行,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亦有血虚痰逐经络上下作痛。”(《丹溪心法·痛风》)隋代巢元方也说:“历节风之状……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攻,故疼痛。血气虚,则汗也。”(《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现代医学虽然不能说明RA的病因,但已认为与遗传有关,此说与中医学的先天禀赋不足及血气虚的病因相近,而感染及环境因素也与风寒湿热毒邪侵袭的病因相吻合,临床所见许多RA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有明显关系,而痛风则多与风寒湿热的病因及感染无关,却明显与饮食有关,说明丹溪所指痛风实指RA,而并非指痛风。
2.4.2 古医籍痛风的临床特征与RA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 RA的临床表现以关节晨僵、肿胀、关节对称性疼痛及压痛、关节畸形及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5]。而古医籍对痛风的描述亦基本具备了这些特点。如“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丹溪心法·痛风》)又如清代谢映庐《得心集医案·诸痛门·四肢肿痛》曰:“四肢肿痛,手掌足跗尤甚,稍一触动,其痛非常。适俯仰转侧不敢稍移,日夜竖坐者,身无寒热,二便略通,但痛经数月,而面色不瘁。两尺弦数,两颊赤色,且肢体关节近乎僵硬,而痛楚彻骨,手不可摸,且数月之苦,而神色不为痛衰耶……名为痛风是也。”谢氏对痛风病的描述如“肢体关节僵硬”“四肢肿痛,手掌足跗尤甚”“痛楚彻骨”等证候与今RA的临床表现基本相符,而与今痛风常累及足、踝、膝,而不在手指关节及手掌的特征不符。另清代汪讱奄:“症见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不圆块,参差肿起,按之滚热,便是痛风。”这些描述似又与RA关节周围或全身出现风湿结节的类型十分相似,痛风虽然也出现结节,但多在足趾及耳廓。
3 结 语
综上所述,今之痛风病古医籍称之为脚气病,其证候与现代的脚气或脚气病截然不同;同时,古之痛风证又有痹证、历节、风湿、白虎历节风、痛痹、风痹等称谓,但证候表现与今之痛风病明显不符,而与RA的临床表现却十分相近。然纵观今之中医风湿病学专著及教材,痛风项下均未标注中医脚气的病名归属,而RA病项下也未标注中医痛风病名归属,此实为一件憾事矣。今不揣己见,撰写此文,以拾遗补阙之举,行裨益于痛风全面研究之实。
4 参考文献
[1] 蔡辉,姚茹冰,郭郡浩.新编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67.
[2] Hippcrates.The genuine works of hippcrat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400:19-25.
[3] 苗志敏.痛风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8-49.
[4] Edward D,Harris JR.凯利风湿病学:下册[M]. 7版.
左晓霞,陶立坚,高浩生,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00.
[5] 克鲁普,查顿.现代诊断治疗学[M].《现代诊断治疗学》翻译组,译.广州:中山医学院《新医学》编辑出版组,197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