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3-04-29王天一
王天一
摘 要:教育越发展,信息技术越重要。多媒体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载体,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大多数中等专业院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当然美术教学也不例外。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多媒体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对美术图片的视觉需要,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审美能力以及美术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应用多媒体教学器材,提高中等职业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职美术;教学;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美术学校中的地位
多媒体教学在职业美术教育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利用多媒体工具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增强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绘画的感受更加强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式,提升美术综合绘画的能力。启用多媒体式教学方式,对扭转中职学生学习美术懈怠的情绪,培养全方位、全角度、全面发展艺术型人才,具有促进的意义。并且应用多媒体教学能达到让学生从“教会”到“学会”的全面转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进而学会知识,学会创造。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美术学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校中的作用
1.应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下载一些名家的巨作,潜移默化地向学生展示美术的巨大魅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美术的重要性,并且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给静态的图片配上优雅的音乐,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给学生一个内心表现的平台,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
例如,教师在讲授静物写生这门课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演示一个自制的PPT课件,中间插入一些美丽的静物写生图片,(如上图所示),然后用艺术字将教材中关于静物写生的要求和写
生方法以及操作步骤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美术的吸引力,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基本的写生技巧。这样,在进行实际的写生实践的时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在PPT课件的放映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很有兴趣,不断提问:老师,这样的角度要如何找啊?这个金黄色的色彩是如何调配出来的啊?老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纸张呢?这样,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个回答这些问题,并且协助学生静物写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一堂美术课便在积极、愉快、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度过了,教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了学习美术的乐趣,掌握了美术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应用多媒体设备,有利于创建活跃课堂
在美术的课堂中应用课堂游戏能够增强美术理论知识的趣味性、益智性、挑战性。因此,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创建高效的美术课堂,发掘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去,探索存在于美术中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一个美术教师为了让学生记忆美术理论知识,课前精心地挑选了几个重要的美术基础理论题,然后把班级里的学生平均分成四组,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背诵和理解,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时间到后,教师在多媒体投影仪上展示了一副梅花图片:“请问,这幅图的名字是什么?这幅图的作者是谁?什么年代的?简析这幅表达出了什么意蕴。”然后,给学生放一首与《墨梅图》相匹配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放完后回答问题,学生显得非常有兴趣,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热烈地讨论,最先能抢答出的小组获胜。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被发掘出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中职学校的美术课堂活跃了起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作品在其他学生面前展示,建立示范效应,并且将学生的作品收集整理,作为辅助材料。这些对于教学来说是一笔不可小视的财富。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既可以提高课堂活跃度,又能辅助教室教学,是中职院校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硬件设备。
综上所述,中职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该是枯燥无趣的,因此,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教师应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到美术课堂中,在提高美术学习效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宗振华.网络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方法新探[J].新课程:下,2011(06).
[2]文军.改革美术教学方法培养绘画创造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