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2013-04-29龙可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困境大学生

【摘 要】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高等教育自身的跨越发展,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日益趋向民主,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已成为现实的必要选择。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大致经过缺失、萌芽、扭曲、起步四个阶段。当前,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因传统观念和现行体制的束缚而面临诸多困境。转变传统观念、制度设计预留空间、建立组织机构、探索运行模式、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是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走出困境、走向现实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困境

一、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现实的困境

总体来看,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大致经过缺失、萌芽、扭曲、起步四个阶段。如果将太学作为我国大学的起源的话,直到蔡元培执政新北大之前,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一直处于缺失状态。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出了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办学思想,同时组织学生会参与北大的管理,这是对长期以来大学内部传统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开创了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先河,标志着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开始萌芽。然而,此后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萌芽因封建思想文化的桎梏而未能“健康成长”。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校学生政治热情高涨,停课革命,批斗大学里的学术权威。“工农兵学员”一跃成为学校的“管理者”,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念在实践中被扭曲。文革期间非理性的学生管理高校行为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此后学生与高校的对话基本和学潮紧密相连,但多为社会问题所致而较少是高校自身的管理问题。

20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和高等教育民主管理进程的推进,人们认识到学生权力在高校内部权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对于促进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1998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一些高校也制定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但是,面对我国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现状, 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起步异常艰难。反观当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高校内部管理中主体地位微弱,几乎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被管理者,或者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强势话语权下的弱势群体,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这一理念的践行仍是步履维艰。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途径、方式非常之少,对高校事务决策的影响力非常之弱,艰难的起步阶段因传统观念和现行体制的束缚而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幾个方面:其一,我国社会长期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社会民主进程制约着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步伐。其二,我国高校长期处于国家中央集权管理之下, 高校管理相应以行政权力为主,管理者处于权力中心,具有绝对权威,而学生通常被视为被动的管理对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因此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决策的机会少、程度底。其三,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师道尊严”的思想使得学生主体在师生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传统观念

观念是根本,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定向。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走向现实首先应从转变传统观念开始,注重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价值。其一,从师生不平等转向师生平等。我国大学管理人员因拥有绝对的行政权力而在学生面前处于霸者地位,大学教师因拥有学术权力而在学生面前处于尊者地位,加之“师道尊严”这一传统思想深入人心,使得师生双方都自觉接受师生不平等的传统观念。因此,我们要增强师生双方的平等意识, 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主体上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真诚交往,为学生参与管理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其二,从服务政府转向服务学生。我国高校一直处于政府高度集权管理之下,高校的资源和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所以高校必然在管理实践中唯政府马首是瞻,而对内服务学生的观念不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实行收费制度、政府加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被引入高校管理实践,高校管理者应意识到, 高校既要对国家的投入负责,又要对教育的直接消费者——学生负责。高校管理者树立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的观念是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基础。其三,要充分认识学生参与管理的意义。许多人认为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难以承担责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学生管理主体的一面,低估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热情。学生也是高校的主人,是学校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学校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理应享有一定的管理权力。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体现出高校管理的民主,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泛滥亦能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二)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

学生要参与高校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学生组织来发挥其管理功能。一方面是要强化现有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的功能,校、院(系)学生会不仅仅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还应积极地参与学校管理事务,在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事务中,学生会应有更多的发言权。同时,应加强学生社团在参与高校管理中的功能。学生社团是西方大学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一种常见组织。1968 年10 月在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大学校长协议会的共同声明中指出,学生可以参与福利方面、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的教育过程。学生可以评价教员的工作。

另一方面,成立一些专门的学生参与管理组织,如有关食堂、住宿等学生生活组织,有关课程、专业等学生学习组织,有关教师业绩评估的学生评估组织等。这些组织参与到学校相关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活动中去,以表决、咨询、参谋、建议等形式进行监督、协调、征询校长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发挥学生管理权力应有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要改革大学生组织成员的准入制度。进入学生管理组织的成员应在能力考核的基础上由全体学生选举产生, 而不应由校方挑选任命产生。

(三)探索运行模式

一个完整的高等学校管理过程,可以解析为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过程的要素构成,一是管理过程的运行过程。要素构成中的管理主体系统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和咨询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学生要参与高校管理就必须在这四个管理主体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早有先例。目前,国外大学决策机构委员会组成多元化是一个趋势,校外人员、教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都参与到决策委员会之中。高校完整的管理活动过程,可依次分为规划过程、组织过程、控制过程和评估过程四个阶段。在规划过程中,学生组织应收集广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的意见,并从中发现问题,确定管理活动的目标,拟制相应的方案年提交到管理主体系统之中;在组织过程中,学生代表参与任务分工和人员配置,并积极执行、贯彻、落实工作计划;在控制过程中,学生代表参与监督和检查等管理环节;评估过程是重要的环节,它将决定教师个人或部门的利益和声誉,在这个环节上,学生也应拥有主要发言权。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普遍做法。比如德国1998 年修改后的《高等教育总纲法》规定,“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引进有学生参与的科研教学评估体系”。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虚心学习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又不能成为其附庸而丧失了自主性,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参与在高校管理过程中起到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5

[2]胡建华,陈列,周川,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79

作者简介:

龙可(1978.11.30~),籍贯:湖南省宁乡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猜你喜欢

困境大学生
困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