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013-04-29徐寒香
徐寒香
摘 要:语篇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通过语篇学习获取相关信息,在上下文中理解相关语言知识,在阅读兴趣与能力获得初步发展的同时,在文化意识、情感态度方面也获得同步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英语;认读;听读;跟读;自读;诵读;泛读
有幸参加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许多特级教师的精彩纷呈的观摩课,对阅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读”是最具有丰富内涵的。按阅读先后来说,可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这是通过整合逐步落实在整个语篇教学过程中。
一、阅读前
1.认读图片或实物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听读和读懂图意。南师附小的张泉老师在上5B Unit 7 A busy day(A)时,先出示David 的图片,问:Whos the boy?What time does he do the things?由图片引出语篇,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层次的听读训练。在整体感知后,很注重引导学生认读书中的三幅图。如:
Picture 1:
Question: A. What time is it?
B. Whats David doing?
C. How about his mother?
Picture 2:
Question: A. What happened in the afternoon?
B.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C. What does he need to do?
Picture 3:
Question: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在认读图时,第一幅图老师讲得特别详细,后两幅简略。由扶到放,让学生独立认读图意,培养学生的认读理解能力。
2.认读单词
全语言教学论提倡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全过程的意义,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人们在阅读时更多关注整体语篇而非个别词汇的意思。一般而言,语篇中必然会有新单词,对语篇中出现的生词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初步的理解,并获得相关的感悟,可以在第二课时重点突破。
二、阅读中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语篇大意
在认读新词和图片后,张老师先以框架式问题:What time
does he do these things?(get up,have lunch,clean the library,do housework...)引领学生听读课文,揪住课文的主线,并提供一份David一天的活动表,要求学生整体感知理解,并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初步用第三人称单数描述。如,David gets up at... He has lunch at ...从而体会课题A busy day的含义。
2.跟读,深入理解语篇,更关注局部细节
跟读是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或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在跟读中,对关键词句或一些重要的语言点会有所关注,而且纯正的语音和语调更能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为学生的自读起了示范作用。
3.自读,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第二幅图时,张老师在让学生认读图后,提出三个问题:A.What happened in the afternoon? B. What does he want to do?
C.What does he need to do?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给学生更多独立阅读的机会,如遇到困难,可以同伴互读交流解决问题,从中学会合作学习。
4.在诵读中品味语篇
阅读理解所经历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前者针对词句的理解,后者则更多的关注背景知识及推论、联想等阅读技能和体验。在由总到分的阅读后,张老师又引导学生诵读整个语篇,回归整体。
三、阅读后
泛读,对语篇的运用和拓展有一定的作用。
泛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可理解为复述语篇或读同学自己写的语篇。复述课文是阅读教学中较难的环节,体现了师生对语篇的内化和理解。张老师在整体语篇教学后,出示了本课的提纲:In the morning, David... In the afternoon,...At night,...请同学帮David完成练习,也就是复述语篇并交流。同学们在课后相互交流和泛读对方的语篇中分享阅读的快乐。
总之,在本语篇教学中,张老师立足教材,追求本真,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反复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有效地融为一体,孩子学习语篇如像游泳一样,不是偶而站在水中,学生整个浸泡在水里,感到自由自在。他们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胡维芳.以课堂交际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M].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07(2):28-30.
[2]马剑辉.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探析[M].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08(8):12-15.
[3]俞红珍.对小学英语“读”的思考[M].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07(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武进邹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