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略谈
2013-04-29王飞
王飞
摘 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当前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环节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合理创设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目的是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兴趣;问题;积极性
为了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各个学校加强了对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重视,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核心环节,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殊教学环境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在生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将实际生活与信息科技进行有效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情境多且杂
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实际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成为必备的环节,脱离了信息科技教学的实际要求。部分教师为了突出课堂设计的精彩,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环节花费了过多的精力,但教学效果一般,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其实,很多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是可以直接导入的,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2.缺乏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是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但是部分教师在情境创设时,根本不考虑时间的推移,采用一些老套的教学情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小学学习动画制作时,大部分教师是用世博会的海宝作为制作对象,而学生已经对其耳熟能详了,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学情境的创设缺乏趣味性,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与实际生活脱离联系,致使学生缺乏情境的真实感,难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进而为快速的融入学习造成了障碍。
3.情境无效
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自觉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偏离教学的主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过多地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追求新花样和新形式,但是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的研究不多,导致出现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不符的现象,
难以达到借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无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还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4.缺乏真实教学情境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经常用到两种情境,即真实教学情境和虚拟教学情境,两者有着各自的价值和特点,但是一旦真实的教学情境在创设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失误导致出现虚拟感觉,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使其出现排斥现象。同时,如果创设的虚拟情境没有必要虚拟,就会给学生产生一种虚假的感觉,也难以促使学生参与到信息科技的学习中来。
二、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综合考虑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积极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要为学生建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了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1.在教材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信息科技教材为依据。即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教学情境。教材本身就是丰富的资源,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努力挖掘其中的情境因素,加强教材内容与教学情境的联系。在小学的信息科技教材中,采用的是彩色图画,并且编排也符合学生的好奇和好动的特点。例如,第一课就是《我们的好朋友—计算机》,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优美的图画和视频影像,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信息科技对我们现代生活的重要性,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此外,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避免出现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不符的现象。将教学的内容融入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使学生形成大体的思路,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完成学习任务。
2.巧设问题情境,引起悬念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需要信息科技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巧设问题情境,引起其探索未知的兴趣,进而主动的融入信息科技的学习中。在设置问题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难易适当的问题,既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要具备一定的深度。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创设为教学情境,不仅提高了情境创设的真实性,还让学生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难题的乐趣。例如,我们在讲授《随心所欲画图形》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天宫一号的发射影像资料,然后获取天宫一号的图片,指出其中的多边形,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多边形是如何拼起来的,这样就将学生引入到了多边形工具使用的学习中来。这样的教学情境设置自然流畅,直接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调动了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围绕信息科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其次,要关注教学情境与信息科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融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优化教学情境
为了避免出现教学情境复杂繁琐的现象,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优化,真正的发挥教学情境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要加强观察,一方面要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蕴含着的信息科技教学情境,另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心理特点,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与优化。此外,教师要加强对信息科技教学情境创设的认识,一方面要认识到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明确教学情境不是逢课必有的,不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认知困难,不利于信息科技学习的开展。
4.活化教学情境,提升其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对新奇、生动的事物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教学情境设置进行灵活的处理,提高其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借助事件生成教学情境。如果能在真实的学习情绪中,把学习行动化为在优化的情景中产生动机,主动探究,那么,学生也就自然地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例如,在学习《欢乐演播厅》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外星人拜访地球的情境,引导学生向外星人介绍自己,然后设置问题。教师提示利用卡片,借助幻灯片,将卡片制作的更加美丽。这样就顺其自然地引入到了幻灯片的学习与制作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更加培养了学生对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情境创设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师生共鸣,便于师生交流、沟通。
(2)教师可以借助故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教师穿插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展示一些科学家的照片或插图,能够使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例如,在讲授《插入图片》时,由于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图片的翻转、扭曲和移动等,但是在练习中我们经常用到的是图片的水平移动和大小变化,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学生最终的作品展示中,出现了各式图形,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5.反思评价中不断提升
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情境创设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后期教学情境创设提供参考和依据,做一名反思型的信息科技教师。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考虑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情境创设要朴实、恰如其分,当有则有,该舍即舍,灵活运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学习探究的全过程,形成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如何让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学习,真正发挥情境的价值,是我们今后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旭域.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创设[J].信息科技与发展,2011(07).
[2]王荣良,高淑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发展点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9.
[3]钟柏昌.例谈信息技术教学情境的创设[J].信息技术教育,2009(05).
[4]吴亚群.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2).
(作者单位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