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对话:一种追求“自否定”的课堂应然
2013-04-29孙伟
孙伟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体验交流型的“自觉对话”过程。对话是一种追求“自否定”的课堂文化,但当下课堂中的对话更多是以“他肯定”式的“伪对话”,从“他肯定”转向“自否定”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课堂变革,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渐进过程;从“伪对话”转向“自觉对话”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深层变革,具有本质层面的实践意义。
一、“伪对话”课堂进行时
课堂扫描一:
如教学“商不变规律”,12÷3=120÷30,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后汇报结果。一生:“我认为这道题还可以改写成12× ”,教师一听到乘法:“书上原题中是除法而不是乘法,你说的不正确!”……
课堂扫描二:
如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猜小棒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数一数,来验证学生猜想……一节课竟然“独白”了30多分钟,问了几十个问题。
课堂扫描三: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请小组长组织讨论,看有些什么发现与收获……请小组长将本组的成果汇报一下……一组织、一汇报,全成了班级那七八个小组长的事。
课堂扫描四:
如教学《观察物体》,教师:图上有几个木块?生1:4块。师:他棒不棒?生齐:棒。师:来为××鼓鼓掌。生:××你真棒。
……
上面我们听到的是:唯书本不问生的对话,唯问答不问效的对话,唯优生不均衡的对话,唯表扬不评价的对话。此类都是“伪对话”,这些现状凸现出一个事实:“伪对话”实质上都是教师的“真独白”。真正的教学交流和深层探讨并未有效建构,也就无从谈论教学效果的达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自觉对话”的实践与理论解析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师肯定”中获得真知,同时在“师否定”或“自否定”后继续学习。这一切都离不开思维,思维的外显就是对话。我们追求课堂自觉对话,它包含五个维度。
1.教师与文本的“自觉对话”
课堂中,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能动情,教师首先要能动情。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有了这种预先建构的对话过程,即可实践“教师就是课程”的理念,让教学过程收放自如,浑然如一,从而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与学生的“自觉对话”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关系定位为一种“自觉对话”的关系,两者思维在对话中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相互创生,双方之间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3.学生与文本的“自觉对话”
“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如果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只停留在个体的理解上,那就达不到提升学生思维的目的。对话中的质疑和解疑是学生对文本不断叩问、不断获取意义的过程。
4.学生与学生的“自觉对话”
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因此,鼓励学生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实现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
5.学生“自否定”的“自我对话”
现实课堂所见的“对话”鲜见“自觉”,是“喧哗和热闹”的“伪对话”,这是亟须改变的教学现状。因此也要关注学生的“自否定”的“自我对话”。此种对话是在与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性理解。
三、“自觉对话”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
教师如何实施“自觉对话”,构建一种“自否定”的数学课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创设情境,催生对话
首先打破教师一元化的话语权,让师生共有“话语权”,实现双向对话,教师要倾听处于边缘地位的儿童的声音。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给予儿童“说”(质疑教师、参与讨论、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使学生言说自由,使课堂因学生的“真对话”而敞亮。
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课堂对话情境,让“听”“说”在场,促进“对话”实现。如特级教师张建新教学《3的倍数》时,(学生已经明白检验是否是3的倍数,看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否是3的倍数)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来听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
生1:我听到有6颗珠子落下的声音,是6吧?它是3的倍数。
生2:我也听到有6颗珠子落下的声音,也可能是60或600吧?反正都是3的倍数。
生3:我觉得还可能是15或51,反正也是3的倍数。
……
显然闭上眼睛“听”,使学生“说”了更多。
2.倾听童话,实现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总是言说成人的世界。教师往往用理性化、逻辑化的话语来回答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很少倾听儿童的声音。学生的回答也是“成人话”。如果把思维“童化”,将是美丽的。如教学《分与合》时,师:地上放着两只盘子,里面放了些米。现在有7只小鸡去吃米,想象一下,小鸡吃米可能会有几种情况呢?生1:一边4只,一边3只;生2:一边6只,一边1只;生3:一边7只,一边0只……
数字是抽象的,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它就会变得活泼可爱起来了。给数字赋予生活的意义(“拟人化”的),让孩子对数学的理解多一些形象上的依托。
3.抓住时机,期待对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对话,使生排除疑点,豁然开朗。
【案例】《教学圆的周长》
师:大家估计一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生:3倍左右。
师:你有办法验证吗?(学生讨论)
生:可以用自备的大小不同的圆在刻度尺上滚动验证。(学生操作)
(突然,有生举报同桌带的是破尺子,长度不够滚动一周。此时,是责备学生的准备不足,还是另借一把尺子,猛然——)
师: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办法来。
生:(想了想)我把圆对折,再在尺上滚动,把量的滚动长度乘2就是了。
老师的一句“没关系”注入了信任和期待。这样的对话,让老师的“肯定”变成了学生的“自否定”。
4.循循善诱,智慧对话
潘晓明老师在帮学生“脱困”时是这样做的。
师:两根分别长24cm和20cm的铁丝,哪根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一判断有时对,有时错!应该是半对。
孩子们陷入了自己理解的死角,师随即让前排学生站起来(其中有三男三女),指着其中的男孩子:“瞧,老师叫起来的都是男同学。”
生:不对!不对!
师:那我刚才的话有一半说对了,一半说错了,就算半对不行吗?
生:不行!
师:半对也不行!也就是说我们要反驳一句话,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判定这句话彻底错了,对吗?
生:对!
……
多么智慧的对话!在面对学生的认知短板时,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突破是学生之“大幸”,教学之“大智”。
弗莱雷说过:“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共同成长是课堂“对话”的追求,去伪存真,让“对话”润化课堂,让课堂成为“童话满场”的美丽殿堂,教师与学生成为对话者,形成“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