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追逐的光影梦
2013-04-29李靖
李靖
小时候,我对“摄影”没有任何概念,相机对我来说也就是一个帮助记录到此一游的工具,而摄影师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在老旧照相馆里给人拍证件照的老头。甚至,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和舅舅一家出去玩,父母叫我保管相机,结果我在和调皮的表妹嬉戏打闹时,把那台相机砸在了地上,回去挨了一顿揍,导致我很长时间不敢碰相机,甚至讨厌这个东西。这样的情绪一直到高中才有所缓解。
高中毕业以后,我原本填报的是浙江林业大学的工业设计系,结果却阴差阳错地被浙江海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系录取,后来才知道是学校代码涂错了,几度辗转交涉无果后,想想可能是上天注定,也就服从算了。2005年9月,我踏上了舟山群岛,而在此度过的四年大学时光,奠定了我今后的光影之路。
误打误撞,闯进摄影门
度过了进入大学之初的懵懂和不羁后,开始静下心来思考,别的同学除了本专业外也都学会了那么几样乐器或者手艺,算是不浪费美好的大学青春,我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要有一技之长,于是想起了当初报志愿时的遗憾。
然而工业设计过于高深,没有人教的话甚是麻烦,我考虑过后决定自学平面设计。图书馆的艺术设计图书区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阅读国外设计大师的作品,并在不断模仿中学着创新。平面设计往往需要大量的图片,当时上网不像现在可以极低的价格包年,需要购买时间卡,50个小时50元,这对于我这个每月生活费只有500元的贫下中农来说可以用奢侈来形容。思前想后,觉得还不如一次性投资购买一台相机,不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素材问题吗?正当我感叹自己是多么天才的时候,干瘪的皮夹一巴掌扇醒了我,一台相机的价格何其之高,那可是普通大学生无法承受的……但是我是个一根筋的人,没有钱,那就先去创造钱!
在那个学期中,我发挥了惊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课余时间不停地做家教、找兼职,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终于赚到了8000元钱,加上之前省吃俭用攒起来的积蓄,买到了梦寐以求的单反相机。
相机是买到了,但是用于素材获取的想法却没有得到贯彻。因为自己太得瑟,我拥有一台准专业相机的消息立刻在学院传开,进而传到了学校党委宣传部老师的耳朵里,于是,我被征用了。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在学校新闻通讯社担任图片中心主任,并且成为了校摄影爱好者协会会长。在宣传部老师的引荐下,我认识了一群舟山摄影协会的人,常常跑出去参加他们的聚会和外拍活动。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一位做自由摄影人的老师,他听说了我拼命赚钱买相机的故事,看中我身上那股执著的劲头,很赏识我,常常把我叫到他的小阁楼里,让我帮他一些忙,也给我了很多指导。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经历,是我拍的许多自以为得意的“作品”被他一张张地批判,“这张拍虚了”“这张曝光明显不对”“这张你到底想表达什么”“这些垃圾片你留着干什么”……他一边拍砖,一边无情地把他看不上眼的照片直接删除,往往100张照片里能留下一两张就不错了。我当时真是汗颜到无地自容。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慢慢地知道了如何评判一张照片的好坏,慢慢地摸到了摄影的门道。
大四的课程变少,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也是在宣传部老师的介绍下,我进入定海一家图片社实习,主要的工作就是拍照和修图,同时接触到了彩扩、洗卷,熟知了照片的裁切和修整,巩固了我的基本功。同时我也开始承接拍摄学校毕业照合影的业务,赚到了一些钱,我觉得那是我大学生涯中最为充实的一段时光。
这里给有志于学习和从事摄影的同学们提个醒:摄影是一件蛮“烧钱”的事,起码一台比较像样的相机是必备的“物质基础”;如果你像我一样并非属于“富二代”,那么就要有决心和毅力为购置设备而努力奋斗。
暂停,不是放弃
大学毕业,我希望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回到家乡杭州,跑遍各大影楼,失望地发现,做摄影助理只能干些打杂的活儿不说,开始时还拿不到任何报酬,甚至要自己贴钱交“设备保证金”。我认为他们不是“伯乐”,没有认出我这匹“千里马”,于是我一次次拂袖而去。
这时候,有一家网商老板招聘产品摄影师,也就是给他们生产的男装拍照片。虽然月薪只有1500元,但毕竟是我喜欢的工作,便欣然接受了。刚开始我自信满满,但很快发现,在室内进行拍摄需要用到灯光,而我对此毫无经验,拍出来的片子惨不忍睹。仅仅工作三天后,我找了个“回学校领毕业证”的借口离开了这家公司,再也没回去。我承认,这是一次逃跑。我终于不得不承认,以我当时的水平,不过只是初学者,甚至说是个“门外汉”也不为过。
我老老实实地在移动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从营业员开始做起,经过两年时间的打拼,做到了管理岗位。然而在这两年中,我多少有一点“身在曹营心在汉”,始终没有忘记我的那个“摄影梦”。一方面,泡图书馆,订阅专业期刊,不断地学习、充电;另一方面,在网络上四处结识摄友,每个周末都相约集体出去外拍,并且互相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后,我遇到了“瓶颈”:忽然不知道自己该拍些什么了,尽管换了更专业的相机,对摄影技术的掌握也日臻完善,但拍出来的照片总是感觉“平淡”,该怎样去突破呢?一位前辈对我说,首先要多去国外的摄影网站观摩研究高水平作品,激发灵感,其次还要想清楚自己要往哪方面发展,毕竟风光摄影、纪实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等各自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无法进一步做到更专业。我思考着这番话,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忽然顿悟:我要拍人!因为我喜欢和人打交道,而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精彩的故事,为人们记录下生命中美丽的片断,这是一件多么好玩又有意义的事啊,况且,瞧这满大街都是人,不愁没“钱途”,嘿嘿。
方向找到了,我也慢慢找到了拍照的感觉。
踏上摄影师的舞台
令我意外的是,我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作品被《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选中刊登。终于有一天,一家婚庆公司找到我,请我去跟拍一次婚礼。但大概是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请了另一家摄影工作室的首席摄影师同时进行拍摄。拍摄当天,我和他互不影响,各拍各的。那天,我拍得很认真。还记得舟山的那位老师曾跟我说过一句话:人最美的表情只能保持3秒钟。所以我不只是在记录婚礼的过程,更是用心地发现和捕捉婚礼上每一个动人的细节与瞬间,把它们都“抓”下来。当我把后期修好的片子交给婚庆公司和新人后,他们都非常喜欢。新娘还尊称我为“大师”,欢欢喜喜地把我拍的照片放到网上,和她的朋友们分享,向她们推荐我。而那位高额片酬请来的首席摄影师……好吧,对不起,被无视了。
这一次经历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想,我可以踏上摄影师的舞台了。
2012年初,我从朝九晚五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开始创业,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除了接拍各种个人写真和商业写真之外,还为仍然喜欢胶片摄影的摄友们开设了胶片冲印和底片扫描的业务。在工作之外,我自己也重新拿起了“古老”的胶片相机——这不仅仅是怀旧,也是因为胶片摄影的“不方便”以及相对昂贵的成本,促使我在每一次按下快门之前,多一些细致的观察与思考,以此来进一步磨练自己发现美、创作美的能力。
直到今天,我仍是一个走上职业摄影师道路并不久的“新兵”,但我自有我的“野心”。我希望自己从立足杭州摄影界开始,不断提升,直到有一天成为一名能够为国际知名品牌、知名杂志、知名模特拍摄“大片”的世界顶级商业摄影师,达成我最终的光影之梦。
有时候我会把我用单反相机拍摄的第一张照片翻出来,和我现在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着看,它们之间不仅仅是差距,更是我这些年来不懈努力的奋斗史。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承载着一段无法磨灭的时光,这也就是摄影最有趣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