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感受识字的精彩
2013-04-29王玫
王玫
第一学段汉字识写的任务比较重,而学生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又相对弱,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课标强调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习得生字,提升识字、写字能力。
一、课堂为阵,感受识字的精彩
教师要把好课堂教学关,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习得识字的方法,感受汉字的神奇,从而想学、乐学。
1. 形式多样,渗透识字方法。
教师可根据汉字独有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挖掘一切乐学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识字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轻松掌握各种识字方法,以减轻识字负担,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感受识字的精彩。
(1)静态教学。主要指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来学习生字。主要方法有:①图字结合。“一个汉字一幅画”,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利用图与字的相似处引发学生联想,在赏图中识字。如一教师教学“鸟巢”“木排”等词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分析图片形状,再出示跟图片形象相似的生字“鸟巢”“木排”引导学生识记,学生轻松快乐地记得生字,而且不容易遗忘。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表意的特点,自制动画,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具体形象的画面、故事联系起来。如在教学“闯”这个会意字时,一教师出示课件图“一马突然很快地跑进一栋大楼的门里”,引导学生说说看到什么,然后很自然地出示“闯”字,让学生在感受动感画面的同时轻松识记。②听声音识记。如学习“喵、旺旺、呼呼、咔嚓”等拟声词时,教师播放猫、狗、风、火车等物发出的声音,引导学生模仿发声、听音识记。③归类识别。如学习“品”带出一串字“晶、众、森、淼”归类识记,学习“请”复习“青、清、晴、睛”。④编顺口溜或小故事:如学习“青、清、晴、睛”编出“周日天气晴,我请朋友去郊游。河里水清清,岸上小草青,停着昆虫小蜻蜓,鼓着一对大眼睛。”⑤追溯汉字演变:通过与孩子一起追溯汉字的演变过程,体验汉字文化悠远的韵味,在汉字文化的浸润中轻松习得汉字。
﹙2﹚动态教学。指学生不仅仅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还要充分调动四肢、身体、表情来参与识字。教师通常会根据所教生字的特点设计适宜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主要方式有:①拼一拼。独体字可组成合体字,合体字可拆分成独体字。教师可利用汉字这一特点,根据需要分给学生生字部件,让学生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组成新的生字。②演一演。根据不同的字,不同的课文,制定不同的游戏方案,把单调的识字任务转化为富有情趣的游戏,愉快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如一个老师在上“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上台表演生字相应的动作,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③做一做。教师可经常引导学生把课内外学过的生字制成卡,可以利用学过的生字或剪贴商品广告单上自己认识的字,把这些字卡粘贴成“智慧树”等各种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卡片要充分肯定并提供平台给予展示交流。最常用的方法有在课间与学生交流,定期评选“识字小能手”等。
2. 尊重个性,发展识字能力。
每个孩子都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应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独立思考,在他助、互助、独立中发现问题,找到方法,培养能力,获得知识。如学习“思”字,学生的识字方法不同,都极富个性,有的用“田”加“心”的加法,有的则用“十张口,一颗心,需要你来动脑筋”猜字谜法,还有的可用编顺口溜等富有童趣的识记法。只要是发自孩子内心所感,都是方法内化为运用能力的体现,都应予以尊重与肯定,从而鼓励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的识字能力。
二、生活为源,拓宽识字的精彩
生活中识字是一条重要的识字途径,它是课堂识字的巩固与补充。教师在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各种学习渠道挖掘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1. 身处和谐家庭,耳濡目染,识字乐在其中。
识字初期,家长应有意为孩子提供字源,如介绍亲戚朋友的称呼、姓名、职业;引导学生给家具贴标签,给玩具宝宝起名字、交朋友;引导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在看电视节目中有意识记汉字……无论是油、盐、酱、醋、茶,还是喜、怒、哀、乐、惧,家里每天发生的事情,人来客往都是识字的资源,随时可问可写,可记可学,让学生感受到在家中识字的快乐。
2.亲临缤纷社区,感同身受,识字乐在其中。
在生活中识字不应局限于家庭,天地之大,生活之广,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舞台。如我校定期开展“生活大课堂,识字小能手”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在生活中识字。走在街上,两旁的色彩斑斓的标牌、广告牌、标语目不暇接:“中国建设银行”“豪香大超市”“爱玛电动车”等映入眼帘;进到超市,“伊利牛奶”“旺旺雪饼”“油香丁香鱼”等品牌商标包装袋更是琳琅满目……孩子们饱览眼福之后,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抓住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信手拈来,或制成识字卡,或装进眼里或记在心里。把枯燥的识字学习融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把单调的识字演绎得富有童趣乐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皆学问。
3. 沉浸丰富读物,潜移默化,识字乐在其中。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提出:“在识字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这个‘巧,就是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识字和听说读写应是一体,不能人为地把他们分割开来。”因此,当学生识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让孩子在读中巩固熟字,认识新字,在认字中提高阅读能力。如我校定期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开展经典诵读、“书香班级”“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从阅读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开始,并把看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再慢慢地扩大阅读范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运用学过的生字,又认识了新的生字,还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培养了语感,可谓一举三得。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