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教学

2013-04-29陈玉梅

师道·教研 2013年9期
关键词:遗传信息染色质手掌

陈玉梅

知识,从其结构来说是概念与概念间所形成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也可以说概念是知识的细胞。概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好坏。近年来高考试卷的分析表明:基本概念不清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概念教学是强化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概念和生物学概念易混淆,如“呼吸”与“细胞呼吸”;2. 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3. 没有吃透概念的关键内容,如理解“单倍体”时,学生喜欢望文生义,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二、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 巧设“圈套”。让学生在错误冲击中加深认识,这是一种适宜在新课的教授时采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设“圈套”,让学生犯错误。如在学习“反射”这一概念时,我先让学生将教材中的概念读了一遍,然后抛出两个问题:“含羞草的叶子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这是反射吗?”“蚊子叮咬后觉得疼是反射吗?”学生对此概念的最初认识是“受到刺激,发生规律性的反应”,所以他们的答案是“是反射”,若这时候老师再否定他们的答案,学生的惊讶程度可想而知。带着疑问再一次阅读理解概念,他们就会发现概念中还有一个关键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后一问题的提出加强了学生对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的认识。

2. 横向对比,习题反馈。区分易混淆的概念,及时清除理解中的障碍。在生物学中有很多相似的名词、术语和概念,原生质与原生质体、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概念,可把它们的各种属性,尤其是关键属性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例如对于下列一组概念:染色体、染色质、DNA、基因、遗传信息。

首先,区分清楚主次关系:很多基因在DNA链上,一条或两条DNA又在染色体上,而染色体和染色质则是同一物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DNA、基因上的碱基序列是遗传信息。

然后,区分组成成分:染色体和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脱氧核糖核酸链(双链),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是DNA的片段。

最后,区分功能:染色体和染色质,携带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携带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上的碱基序列就是遗传信息。

3. 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概念是抽象的,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获得有赖于感性材料和经验,如果学习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的支持,容易使学生死背定义而未能理解和掌握其真正涵义。

例如在进行“染色体组”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两个手掌做为“材料”:十个手指头代表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如下信息:共10条染色体,两两成对,每一对就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个手掌上的染色体大小各不相同(隐含信息:遗传信息各不相同),那一个手掌就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学生领会到“染色体组由非同源染色体组成”这一重要要素。接着,教师还可以对概念进行延伸:在这个背景前提下,四个手指能代表这种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吗?六个手指呢(一个手掌加另一个手掌的拇指)?这时学生领会到“一个染色体组包含有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这另一重要要素了。以后,学生看到“染色体组”这个概念的时候,只要把自己的手掌拿出来比划比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 动手创作,表达概念。对概念构建物理模型时,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对象的各个特征、微观结构的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或者可以在演示模型过程中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例如,在教授《DNA 的结构》《细胞的显微结构》时,我们可以辅导学生制作模型。

在教授《基因工程》一课时,我准备了两段DNA片段,分别代表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和质粒,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切和拼接。这样,学生理解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这一概念的内涵,同时,他们还发现“切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要用相同的酶”“用连接酶处理这些切割片段,可以得到哪些产物”。这些问题,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想象,都是难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 罗峰

猜你喜欢

遗传信息染色质手掌
染色质开放性与动物胚胎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合子基因组激活过程中的染色质重塑
染色质可接近性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的作用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的研究进展”一文附图
摊开手掌
手掌上的童话
基因与遗传信息的概念辨析*
三维动画模拟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以浙科版“遗传信息的表达”为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备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