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自由开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013-04-29孙斌发

师道·教研 2013年9期
关键词:内角三角形理念

孙斌发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吃苦头较少, 容易受到社会与网络等方面的不良影响,现实社会的浮躁之风,使得他们习惯急于求成.不少同学不经过刻苦努力就想学好,一旦碰到学习上的难题,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热情.加上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变成了容器,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因而学习日渐陷入困境.但是多数教师面对这种教学现状,从不进行自我反思,只会一味地埋怨学生.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体会,就如何更新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如何构建自由开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反思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之前的教学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观念上普遍存在下列几方面的问题:

1. 思想僵化,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常会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比如我曾在讲完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三角形里面的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后,第二天出了一道题:十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可能有少数学生的态度不端正,但更主要的是我自己教学上的原因.我在课堂上只顾自己口沫横飞地讲,而不顾学生的地位和感受,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只能囫囵吞枣,以至消化不良.倘若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时,能以生为本,通过图形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的整个过程,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他们不难发现,将一个n边形能分成(n-2)个三角形,而每个三角形内角和180°,有(n-2)个三角形,则n边形的内角和就为180°(n-2),这样的话,我想不会做这道基础题的学生应该会大为减少.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衡量一名教师备课和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

2. 越俎代庖,剥夺学生体验知识的权力

课堂本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极具挑战性;对教师来说,新课标是一个新的内容,新教材对教师对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把学生的课堂变成了自己的课堂,总是想尽可能地讲多点知识,不知不觉就演变成了满堂灌.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甚至直接告之结论.这样的进度虽然快点,但是学生思考探究的过程被忽略了,那些被动接受的东西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同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学理念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手段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而这种引导必须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对于一个问题,教师不能轻易地告诉其解题的过程,拖着学生走,而是为其引导思考的方向,点到为止.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而之前我为了赶进度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构建自由开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不再是支配性的而是对话性的,教师要和学生真诚对话,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不同想法.”教师要以生为本,将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要具体一些,问题的提出要有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初次学习就能积累一点经验,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自由开放的新型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问题所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纵观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给力交流,时而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这样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课堂,学生和教师都能从中体会到一题多解的快乐,都得到成长.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才能适应当今知识社会的飞速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打破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新课标,“以生为本”,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改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当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每个同学都参与讨论交流,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感悟,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和成长.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内角三角形理念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三角形,不扭腰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