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教的前提是尊师等
2013-04-29倪黄村等
倪黄村等
河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教师秦芳(化名)曾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外县上学,可不久她接到县教育局的调令——将她从县城调至偏远的乡村任教。之后秦芳不得不将孩子转回本县就读。(见《中国青年报》——河北多名教师因送子女出县读书被调偏远乡村工作)
一个地方想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固然离不开那些能考高分的学子,但根本之“本”还是要有一支优秀的、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教师子女出外县就读,这是人家的权利和自由,组织上因此将其父母“发配”至偏远地方任教,这是一种“处罚”,是一种不公。毕竟,我们国家是讲法治的。教育局有“随意调动而处罚教师”的权力,那公安局呢,是不是可以随意抓人?事实上,南和县教育局的“所作所为”,只能让南和的教师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罚”之后,相关学校的教学秩序会受影响,最终受损的还是南和的教育事业。
鼓励本县学子就读本县的学校,治本之策,是要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是要狠抓教学改革,不说“上策”,仅说“下策”,也可动用“经济杠杆”,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搞封建主义的“连坐制”。重教的前提是尊师。本月庆祝教师节,我不知,南和县教育局的有关领导有何脸面跟老师们谈“尊师重教”?
求职,别让教养拖了后腿
孙曙峦
尽管求职季尚未结束,但招聘过程中遇到的“极品”应聘者,让已然忙得焦头烂额的招聘主持人大叹“伤不起”。他们在网上发帖,“一吐为快”:电话面试不懂基本礼貌;谈到薪水狮子大开口;面试时间到,人却不知去了哪里;第一天得知实习期工资只有正式的一半,第二天就不来上班……南京一位招聘者无奈表示,尽管就业难,但不少应届大学生没有求职“基本常识”,“这样的人哪怕简历再漂亮,企业也不稀罕。”(见《现代快报》)
招聘主持人的吐槽看似涉及多个方面,但归纳起来,几乎都属于教养的范畴。事实上,欠缺教养恰是如今许多求职者的“硬伤”。比如,有的求职者在咨询公司信息时随意打断主持人的讲话;有的求职者在接受面试时,一边嚼口香糖一边吐泡泡……凡此种种,说起来都是小事,却给人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从而“一票否决”,令求职者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
谁都知道现在求职很难,为了谋得一席职位,许多毕业生早早就作了准备,考计算机等级、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然而,待到求职之季他们却失望地发现,满把的资格证书加上毕业、学位证书,也难以敲开理想公司的大门。对此,他们迷惑、不解,甚至抱怨公司歧视他们。殊不知,就在求职过程中,教养的欠缺早已拖了他们的后腿,令他们的求职之路格外坎坷。
招聘者的吐槽给家长与老师提了个醒,在教育孩子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教养的完善。毕竟,教养与知识堪称孩子们的“两条腿”,只有两腿全都健康,孩子们才能走好人生之路。
假大学为何难清除?
钟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