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情理交融形意神兼备
2013-04-29张庆营
张庆营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多年来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范文。它以唯美的诗歌化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象: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春风和煦,细雨绵绵,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春天里的人们,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所以说,《春》是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是一曲热爱生活的颂歌。
《春》在写作上景情理三者交融,形意神兼备,不管在艺术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都臻于完美。作者笔下,春草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没有发自内心的由衷喜爱,怎能写出这等神韵!作者笔下,春天的风雨也显得格外柔美动人。风中的柳枝多么温柔,风中的乐声多么动听,风中的气息又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还有那绵绵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薄烟”,尽显飘渺朦胧之美。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沐浴在春风里尽情地欣赏一部春天的乐章,一幅春天的写意画。作者对春天真挚的赞美之情,已不露声色、不留痕迹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春》在写作上还做到了景中寓理。文章先描绘春天的美景,再写到春天的人们。“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这气息,能让消沉的人振作精神,让懒惰的人勤奋工作,让失望的人充满希望。特别是文章的第七、八、九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不正是劝告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把握时机,干一番事业吗?
另外,《春》简洁质朴、口语化的语言是本文又一大特色。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言简义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把春天形象化、人格化。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极其凝练的文笔把秀美怡人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