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弱的创业板
2013-04-29宋奕青
宋奕青
4月的创业板暴风骤雨。有139家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以及亏损,其中有17家公司首度预亏。
2013年初,创业板一度上涨了6.6%,而同期沪指则下跌了4.45%,其强势程度让大盘权重股都“汗颜”。不过,随着创业板年报、一季报预告的相继出来,创业板指数也步入回调阶段。
亏损阵营扩容
4月23日,A股打破“盘整格局”,再次破位下行,其中杀幅度最为严重的就是创业板。市场疲态尽显。
4月初,创业板陆续公布了201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虽然有近6成公司实现业绩增长,但是这份答卷仍令市场担忧,因为一共有354家创业板,有139家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以及亏损,其中有17家公司首度预亏。
星星科技预亏2000多万元、东方财富预亏千万元、高新兴同样首度亏损……创业板业绩变脸趋势愈加严重,而单季度出现29家公司亏损,则创下创业板成立以来的最差成绩。
最新统计数据也表明,随着一季度业绩预告的次第亮相,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成长性风险已经初现。如去年4月才登陆创业板的天山生物就发布公告称,201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万元-200万元。
二级市场上,短短三个交易日内,在医药板块整体走强的背景下,公司股价跌幅已近一成。截至4月9日,天山生物报收11.40元,较一季度业绩预告前下跌9.16%。
“短期来看,成长股的估值风险正在为市场所关注,一旦业绩不达预期,股价即有大幅下跌的风险。”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孔凌飞称,“特别是在中小盘大小非解禁处于高峰期的情况下,若公司股东对市场未来预期悲观,大小非可能加大减持动作,导致中小盘股票面临杀跌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为上半年中小市值公司的解禁低谷,但4、5月环比增速分别高达110%、92%,至5月解禁市值将达到顶峰。
对此,广证恒生首席策略分析师袁季表示,当前,市场调整趋势已逐步形成,而创业板和中小板已出现指数上的高位背离,在估值偏高及季报增速相对减缓的情况下,股价较难持续推动。而且,从以往历史经验来看,小盘股在4月至5月的走势都是明显落后于市场,其判断创业板和中小板在后市仍存在补跌的较大可能。
千亿市值灰飞烟灭
在高成长神话已荡然无存的现在,创业板公司正在承受着业绩频繁变脸、套现“失血”不断、估值去泡沫过程延绵不绝等种种苦难的折磨。
开板伊始,创业板便被笼罩在高成长神话中。率先于2009年登陆A股市场的36家创业板公司,在2009年总计实现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50.25%,而当年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增速仅为27.52%。
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据数据中心统计,2010年~2011年期间,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分别为43.32%、18.51%。已披露2012年年报的200家创业板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仅为165.23亿元,同比仅增长9.76%。其中新大新材等80家公司在报告期内遭遇业绩负增长。
创业板公司一度头顶“高发行价、高募资额、高市盈率”的光环。统计数据显示,355只创业板个股的平均发行价、超募金额、首发市盈率分别高达29.72元、3.6亿元、55.79倍。而创业板开板首日82.36倍的整体市盈率,更令当时仅有28.19倍的沪市估值相形见绌。不过,随着高成长神话的破灭,创业板市场的估值不断下移。截至4月初,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已降至34.16倍。而最新数据表明,355只股票的平均股价只有17.29元,通裕重工、朗源股份等90只股票的股价已不足10元。然而,即便如此,创业板34.16倍的平均市盈率,仍远高于深市主板19.26倍的整体估值水平,其估值“脱水”过程仍难言结束。
套现“抽血”甚嚣尘上
在创业板股价疲弱的背景下,高管与大股东依然忙于减持。创业板的高管不看好自家股票似乎已成为了“共识”。在4月份刚刚过去6个交易日里,已有四方达、红日药业、金力泰、中科电气4家公司发布了大股东或高管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减持总金额达到3523.81万元。创业板高管减持力度首次超过风投。
据海通证券统计:今年A股市场整体解禁金额为2.32万亿,较2012年增长100%。虽然主板占总体解禁的七成比重,但纵向对比、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规模成倍上升,分别为5868亿元和2381亿元、较去年解禁扩大104%和112%。其中创业板分布较均匀、压力点在1、3、5、8、9月。
自2009年10月以来,已有224家创业板公司传出大股东或高管减持的消息,减持总量达16.03亿股,合计市值276.3亿元。其中,乐普医疗自2009年10月30日上市以来,已累计出现15笔减持,减持市值总计接近16亿元。
“创业板高管减持超过风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北大纵横IPO事业部合伙人蔡春华分析说,“首先,高管要将‘纸上财富尽快变现,变成真金白银。目前创业板的股权结构大多为实际控制人、管理层、创投机构和早期支持过老板创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约占60%、15%、15%、10%,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尤其是实际控制人占的比重较大,减持套现既不影响其控股权,又能及时获得现金流。”
与此同时,证监会公告IPO审核动态显示,创业板今年已撤32家公司,而无业绩增长压力的主板仅撤9家。一批梦想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业绩无法保持高增长,在排队途中便黯然退场。
对曾经扎堆上马的创业板估值,蔡春华指出:“创业板上市公司目前整体估值仍不低,创业板目前整体的成长性仍然支撑不了现在的市盈率。”如此,高管抛售套现,甚至纷纷辞职抛售,便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