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工作要学会讲群众的话
2013-04-29潘文峰
林冬同志:
你好!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给你讲一个小故事。
1980年,邓小平同志到四川看沼气改造运用项目,在一农户家里,他一边弯腰去看火苗,一边问道:“这个火苗能不能炒腰花?”大家都知道,腰花要旺火爆炒才好吃,邓小平同志如此询问,是想问清楚沼气的火力到底有多大,是否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一句贴近群众生活的问话,彰显了邓小平同志善于用老百姓的眼光看事物、用老百姓的思维提问题、用老百姓的语言来说话的沟通艺术。
可以说,看一个领导会不会讲话,很重要的一条衡量标准,就是看群众能否听得懂和爱不爱听。
而你的来信反映的恰恰是一些机关干部到基层做群众工作时,说话带官腔、学生腔、文件腔,不会讲群众语言,与群众交流有障碍的普遍性问题。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发言,被群众戏称为“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空洞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这些看起来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话,实则言之无物,与现实生活、公众感受不兼容。
不会讲群众话,表面看来是语言的问题,而从根子上来讲,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问题。
原来的基层干部,大多是“泥腿子”干部,天天在田坎上跟百姓打交道,而现在肯到田间地头当“泥腿子”、愿意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唠家常的干部越来越少,有的干部即使下到基层,也放不下权力的架子,没有倾听群众发言的耐心,因而吸收不到鲜活的乡土元素,同群众渐行渐远。
现在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的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把基层工作做好,把教育实践活动搞扎实,学会说群众话是当务之急。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党员干部与群众交流,语言若如蜜一样艺术性地粘住群众的心,群众工作怎会做不好?
那么,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在与群众交流中应该如何说好群众语言呢?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走进群众心里。有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交流,一副官架子,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有的党员干部下基层,事先安排好,预约个时间、地点,匆匆忙忙接个头,蜻蜓点水地问几个问题。如此沟通,怎能知道群众想什么,怎会说到群众心坎上?因此,想说好群众话首先要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先听后讲。
说话实事求是。群众最讨厌的是大话空话,因此跟群众讲话一定要讲实话,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缩小,是什么就说什么;面对诉求,坚持“用事实说话”,把情况讲清、困难讲明、政策讲透,切忌讲空话、打太极、踢皮球,推诿塞责、敷衍了事;要敢讲真话,做到“心里怎么想,话就怎么说”,旗帜鲜明地亮明态度,实事求是地摆明情况,耐心细致地说明道理,以真心、真情、真诚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切忌讲套话,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多用谚语俗话。谚语、俗话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不仅广为流传,还通俗、易懂、简练,运用得当,不但能够使说话生动活泼,而且可以加深理解,增强群众沟通的效果。为便于群众理解和接受,应多用谚语俗话。比如,一位领导干部向村干部了解村里大学生“村官”的情况,村干部说,“大学生‘村官是‘井里的葫芦——上面的看它在下面,下面的看它在上面”,这样的语言就非常生动。还有干部下基层,有农民问啥子是“和谐社会”,这名干部讲了十来分钟的理论政策,农民却摇摇头,听不明白。另一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看到后说:“和谐社会就是亲戚朋友要团结,左邻右舍不打架,穷人大伙帮,富了顾大家。”大伙一听就明白了。
多用形象比喻。党员干部下基层宣讲政策和上级精神,如果照着稿子念,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群众听不懂、听不进、更记不住,这样群众当然不会亲近你、接纳你,更不会向你说掏心窝子的话。有经验的党员干部应巧妙地运用打比方、拟人等形象语言,把一些群众难以理解的理论讲得通俗明白,把抽象的问题讲得具体实在。比如,一名农业专家在宣传合理配方施肥时,为了说明偏施氮肥的危害,他把科学施肥形象地比喻成群众日常做菜,如果佐料不全很难做出可口的佳肴,但如果过多偏加某一种调味料,如盐巴或者味精,菜就很难吃了。
多说当地语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为官诉一地情。”党员干部下基层,面对父老乡亲,要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在交流中吸取群众语言的丰富营养。要学会当地方言,通过方言的恰当运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覺党员干部“一家人说的一家话”。要说家乡事故乡情,和群众摆谈,谈话内容不要过于“阳春白雪”,多说些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的,群众关心和关注的事情,如村社区建设的情况,日常生活的难题。同时,还可在与群众交流中适当穿插一些当地风土人情的故事或笑话,自然会增强感染力。
如此说话,群众自然爱听愿听了!开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潘文峰
2013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