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科技 享受科技“太湖明珠”迎来“中关村”
2013-04-29吴晓春
吴晓春
起“中关村”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而如今,在素有“太湖明珠”美誉的无锡也有个“中关村”了。
濒临太湖,西接湿地,南靠望虞河,周边是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64公里的原生态河网,若从苏南硕放国际机场驱车只需10分钟,就能看到一组典型北美校园风格的建筑群跃入眼帘,无锡的“中关村”——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就坐落于此。
今年9月底,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一期工程将交付使用。自2011年开工来,这座占地面积约70公顷,规划建设面积77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的园区备受外界瞩目。近日,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刚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阐述了无锡“中关村”的独特之处。
记者: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科技园区开发的企业之一,北科建集团已成功开发了中关村核心商务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高端城市功能区和知名科技园区,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曾有人言“北科建开发了中关村,中关村成就了北科建。”对此您怎样认为?
徐刚: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北科建集团探索出了一整套适用于我国建设国际化一流科技园区的发展理念和开发模式,也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园区开发和运营经验,锻炼了一支全链条、高素质的业务团队,在品牌、理念、资源、团队方面积累并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尤其是我们在长期过程中形成了“责任、创新、和谐、成长”的责任国企的企业精神,持续创新精神,共享成功,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等等都是北科建集团的文化内涵,也是北科建集团长期积淀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软实力。
记者:作为此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以下简称“太湖分园”)开发、建设和运营的控股股东,北科建集团为何选址无锡?无锡的投资环境与北科建集团的投建理念有怎样的契合点?
徐刚:在我们看来,首先,作为我国东部经济重镇,无锡具有良好的经济与产业基础。目前,无锡在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无线通信、传感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上基础较好,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7568.15亿元。
而且自2003年以来,无锡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33%的年均增幅,尤其是自2009年8月国家提出在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以来,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内物联网核心企业达到近800家,实现营业收入628.7亿元,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长,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物联网作为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新兴产业,爆发力强、关联度大,它的发展不仅能集聚大批物联网企业,也将带动传感网芯片设计、网络服务、物联网技术应用、微纳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微能源、新材料、软件研发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国家对无锡物联网产业扶持的力度会逐步加大,未来产业投资机会将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太湖分园所属的太科园,作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在品牌、资源、投入、平台、产业基础方面都尽抢先机,已经初步具备传感网产业集群中心的条件。
其次,无锡市政府对软件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企业在购房补贴、租金减免、人才引进、资金补助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非常大。
自2012年以来,无锡市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支持企业创新。在人才引进上,现在本科生只要在无锡找到工作就可以落户,符合条件的应届大学生在毕业两年内可享受500-800元/月的房租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吸引企业投资、留住人才意义重大。良好的产业环境、诚信的政府服务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北科建集团按照科技地产模式打造太湖分园提供了足够的吸引力。
再者,无锡气候宜人、倚山临湖、通江达海,素有“吴中胜地”、“鱼米之乡”之称,是中国著名的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同时,优越的交通环境、江南宜居城市形象都是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我们园区的有利条件。
目前,太湖分园濒临太湖和湿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园区周围已形成成熟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东临312国道,北依沪宁高速公路,毗邻城际高铁新区站,距离苏南国际机场也仅10分钟车程,企业入园即可享受到充分便捷的交通及优美的环境。在景观系统规划上,我们也将依托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64公里的原生态河网、7.8公里的太湖岸线和环太湖生态湿地,科学合理规划,形成多组团景观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景观体系,营造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
最后,目前,除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外,北科建集团还着力打造了嘉兴长三角创新园、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长春北湖科技园等特色高科技园区。此次选择落址无锡也是集团“立足北京、兼顾外埠”战略布局的贯彻与落实。
记者:作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分园,不少人认为此次太湖分园将复制北京的成功模式,徐总您怎样认为?
徐刚:事实上,一个园区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方面,如时间、地域、政策、宏观经济等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无锡和北京在城市定位、经济发展、政策导向、人才储备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两个园区之间不可能完全复制。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北科建集团在科技地产领域十多年的专业经验,充分利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成熟的产业链和市场资源,更要结合无锡当地的实际,在园区功能定位、载体规划、招商模式、运营方式、客户与产业服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打造一个适应市场需求,以长三角为核心、辐射全国的科技园区品牌。所以,这两个园区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有复制,更有提升。在园区的功能使命上可以说是复制,都将会很好的贯彻和实现集团的使命,就是“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升级、加速科技转化、提升社会贡献”,都是以通过产业聚集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在理念上也保持了一致性,就是遵循“环境清新优美,配套功能完善,产业高度集聚,自主创新活跃”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标准,将北科建集团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功的开发和运营模式复制到无锡。
但是更是提升,中关村软件园是北科建集团的第一代园区,太湖分园是第二代园区,是完全按照市场化的科技地产模式来开发的,在园区的经营思路、规划理念、产品功能、绿色建筑、运营模式上等方面实现升级。首先,在园区总体建筑风格上,把1040亩土地、77万平方米的建筑统一进行了规划,根据不同的业态,实现古典风格、现代风格和前卫风格的有机传承和相互融合,整体风格更加符合审美梯度需要,有效规避了第一代产品中只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和功能规划,园区建筑风格难以相互融合的难题。其次,在功能规划和业态设计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规模的企业需要,进行了多种建筑业态的功能组合,产品业态包括了孵化器、总部办公、人才公寓、培训中心、创意工作室(studio)、厂办一体化等,产品业态更加丰富。
记者:目前在无锡各区,包括太科园内已有不少同类园区,太湖分园将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中脱颖而出?
徐刚:确实在客观上存在这种表象,但我认为任何事务都要辩证和发展地看。
从宏观来看,无锡定位为国家物联网产业创新示范区,基于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和长三角区域规划,我认为无锡的园区数量会促进产业更加集中,会更加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新兴产业集群,这是区域经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对园区来说就可以更好的实现招商,对企业而言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更优的发展环境,更容易在同一区域内更快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中观的产业发展来看,产业集群理论就决定了企业之间是一种竞合关系,有竞争,有合作,有竞争才有发展的动力,有合作才有发展的潜力。
从微观来看,园区之间的阶段性竞争不可避免,而良性的竞争则更有利于园区品质的提升。当然,要创造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一要靠政府引导规划,二要靠市场的调节,实现园区自身的差异化发展。其实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竞争力。作为国内具有园区开发成功经验、团队与理念的北科建集团旗下的无锡公司,我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勤练内功,心无旁鹜的把园区建设好,保证园区品质,树立园区特色,提升园区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政府和企业对我们的信赖,才能更好的推动招商工作,圆满完成“服务区域经济、助推产业升级、加速科技转化、提升社会贡献”的企业使命。
记者:那么太湖分园在开发上又有何不同之处?
徐刚:在太湖分园的开发上,为了确保园区的高定位、高品质,我们从专业角度考虑,针对不同企业需求,规划设计了孵化器、标准研发楼、总部研发楼、创意研发楼、Studio等物业形态,除了相对固定的物业形态,还提供量身定制的研发楼,以满足不同科研企业的全方位需求。
从品质角度考虑,我们园区载体建筑密度低,平均容积率低于1,力求为企业创造最宽松的办公环境。在设计上,引入北美经典校园风格,并结合中国江南地区的当地特色,赋予园区现代性、创新性和时代感,力求打造一个简洁、现代、舒适的科技研发办公环境。
在园区的商业配套建设上,太湖分园还配备培训中心、工程师公寓/宿舍、餐饮娱乐中心、商务酒店、企业会所等配套载体,并充分发挥紧邻太湖的区位优势,在园区内建造游艇码头,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商务、休闲、生活服务。
记者:太湖分园具体的产业规划是什么?是基于哪些方面做出的定位?
徐刚:我们园区的产业规划是打造以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物联网信息服务产业为主导,以创新创意产业为补充,互为协调、要素互补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制定这样的产业定位主要是基于四方面的考虑,一是要符合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比如软件和信息技术、物联网都是新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企业才能更好发展。二是要适应区域产业环境。今后五年,无锡将重点发展物联网产业、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在无锡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并且有非常好的政策支持;三是适当继承和发展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原有优势产业,即高端服务外包产业与独立软件研发产业,使两个园区的产业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四是符合科技地产整体定位,园区需要具备承接国家倡导的战略型新兴产业的能力,有效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记者:那么在产业服务上,太湖分园将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徐刚:我们强调园区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进行,所以太湖分园除了提供传统的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工商服务等基本的中介服务外,还将重点围绕企业发展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四个核心要素,与政府和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合作,力求在资本市场对接、技术平台打造、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园区已引进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苏南IT人才服务平台,重点为园区企业搭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并且将进一步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政策平台、行业服务平台、金融平台,形成支撑企业发展的六大专业服务平台。
此外,我们还将充分发挥中关村软件园企业资源优势,做好北京、上海高端研发企业产业转移的承接服务,打造区域服务外包交付核心区。
记者:在房地产调控与转型的今天,北科建集团倡导的“科技地产模式”具体指什么?
徐刚:科技地产是综合性地产开发,整个过程包括了产业定位、项目规划、建筑设计、工程管理、招商销售、产业服务、物业运营、资产变现等,业态复杂、产业链条长,要求开发商既要懂产业生产规律、房地产运作规律,还要有深厚的资本运营功底,尤其是要处理好产业与城市的功能和业态策划、开发秩序与现金流安排、综合体营销推广策略、招商运营和产业服务、融资与资产运营等各种关系,在这方面,北科建已经有了先发竞争优势。北科建集团科技地产理论提出三年多来,受到了政府、科技产业、房地产和金融界的高度关注,在房地产调控与转型的今天,被业界公认为房地产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和借鉴,集团先后荣获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奖、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2011年中国科技地产领军企业、 2012中国房地产最具成长力企业100强等。
记者:目前太湖分园在工程、招商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的具体规划是什么?
徐刚:目前我们园区在工程和招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园区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无锡创科源激光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录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入驻或意向协议。我们始终坚持园区硬环境与软环境同步建设,在建设好研发载体的同时,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积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于2012年11月28日,成立了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产业服务联盟,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业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使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综合创新平台。
太湖分园总占地面积1040亩,规划建设面积77万平方米,总投资逾45亿元,分为三期开发。一期规划建设载体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6.3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已经基本完工,其余载体将在2013年9月起全面交付。二期规划建设载体面积35万平方米,将于2014年12月竣工。三期规划建设载体面积18万平方米,计划在2017年全面竣工。
我们希望园区经过6-8年的开发建设和产业培育,吸引10多家国际一流龙头企业,5家大型企业总部和500多家创新型企业,年均实现产值超过200亿元,上缴税收18亿元,吸引4万多名创新型人才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