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013-04-29唐隽菁

中国德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室学校老师

唐隽菁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有最好的基础教育,短腿在大学教育。事实果真如此吗?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作为国际访问学者,我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纽约州纽约市、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明尼苏达州明尼苏达市、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参观访问了28个政府机构、民间组织以及学校,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有了浮光掠影的了解。随着行程的推进,我愈发感觉自己以往对美国基础教育的了解并不全面。

一、自由并不放纵

原以为美国孩子是非常自由的。很多人在媒体上撰文,美国孩子上课时想站就站,想坐就坐,想吃就吃,无拘无束,自在惬意,而美国媒体也有推波助澜之意。在好莱坞拍摄的众多影视作品中,不乏见到这样的镜头:上课时孩子们或把腿放在桌子上,或高谈阔论,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便如脱缰的野马一般蜂拥跑出教室,喧嚣一片。而真实的见闻是:这里的校园静悄悄。

从每年学费2、3万美金的私立学校到除午餐外其他全部免费的公立学校,从企业校到接收各校严重违规学生的特殊学校,从美国西海岸到美国北部,无论是课间还是上课,无论是动手实践的科学课堂,还是进行体能锻炼的体育课堂,参观所到之处,都出乎意料地安静、有序。

为什么美国的孩子如此遵守规则?答案就在墙壁上。我在每一间教室、在校园里的诸多角落都找到了各种规则,从上课规则到洗手规则,从乘坐校车规则到游戏场活动规则,从餐厅规则到音乐教室规则,就连走廊上都能看到大大的“QUIET DONE”(安静地做事),语言简洁易懂,要求清晰明确,甚至我们认为压抑孩子天性的“手放在腿上”“饮食期间保持安静”等都赫然在目。

为了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美国不少学校在原先教师一人包班的基础上增加了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专职教师。按理说,由专职教师执教的课,课堂纪律是不太容易掌控的。但是,走进每一间专用教室,孩子们无论是否活动都秩序井然。即将下课了,音乐老师请孩子们排成一列纵队。她的要求刚提出,就有一名印第安裔女孩拿着一块牌子,走到队伍最前面,举牌示意:“Please Line Up/QUIETLY”(请安静地排好队伍)。很快,一列队伍就安静地出现了。在下课铃响之前,班主任已经来到音乐教室门口,铃声一响,这列队伍就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安静地走回班了。

照此看来,美国孩子难道没有课间10分钟吗?我们观察了两所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其中一所学校的绝大多数课间仅仅只有5分钟,另一所学校更短,才有3分钟。这3、5分钟能做什么?上厕所、换教室而已。在美国从初中开始就实行“走班制”了,孩子们没有固定的教室和固定班级,他们得利用课间从现在所在的教室走到下一节课任课老师所在的教室,都是“追师族”。课间,我们会看到大孩子们背着书包从容地安静地走着,就是聊天,声音也很轻。那些小一点的孩子,是由班主任带队走向专用教室。

在陪同我们参观时,路遇一群小学生,他们正由班主任带领从专用教室排队走回自己班。校长向他们摆出“V”胜利的手势,不同的是,伸出的食指与中指指关节不断弯曲,这是何意?在翻译的帮助下,我才知道这是这个学校约定俗成的提醒手势,意思是:“请大家小声问好。”难怪和我们擦肩而过的孩子们都特意压低了嗓门用中文轻声地说:“你好!”其实,美国孩子也喜欢蹦蹦跳跳。正巧,走在我前面的一位小女孩好像心情不错,她正踏着跑跳步前进呢!此时,一位不是她班主任的老师轻声提醒了一句,小女孩马上放轻了步调。“THANK YOU!”老师的感谢也随之而至。

然而,在课堂发言上,美国老师并不提倡“安静”。在一堂科学课上,一位小姑娘发言声音像“蚊子哼”似的,专职科学老师并不满意,她俏皮地皱了皱眉头,把手放在耳边,耸了耸肩,摇了摇头。小姑娘就又说了几遍,直到声音足够洪亮时老师才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谢谢你把自己的创意和大家分享,非常感谢。”

为了强化常规,许多班级还开展“我今天做得怎么样”的自我反省活动。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都写在一个夹子上,根据夹子所處的位置,该生当天的表现一目了然。当时我想,有了这样直观的评价,哪个孩子不知趋利避害?哪个孩子不明努力方向?哪个孩子不愿急流勇进,成为明星?

时常困扰我们的专用教室卫生问题,在美国却不是问题。走进美术专用教室恰逢下课,刚上完课的孩子们并没有走,而是有条不紊地打扫起了教室卫生。同学们有的拖地,有的扫地,有的清理桌面,有的摆放绘画工具,有的专门负责将水桶中的脏水倒掉换上清水后摆放在课桌上给下一个班同学使用。

看得出来,训练有素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这一良好习惯。就此,我特地采访过一位校长,她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集中训练而成,更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每天指导,每天训练,每天评价,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对各种规则了然于心,这样他们就能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浸润,在行动中一丝一毫地关注。”

二、简约而不简单

原以为美国孩子是非常轻松的。“没有家庭作业,回到家就是玩,在学校也是以玩为主。”这是一些“海归派”描述美国基础教育时常说的一句话。那些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学生,他们也说比国内轻松简单。于是,大家口耳相传:“美国是孩子的天堂”这一印象也就成了许多人的憧憬与向往。而真实的见闻则是:这里的创意无极限。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我所走进的每一间教室,无一例外都发现了考试卷、作业本,一位中文课的老师用中文对三年级的孩子说:“我们明天就要考试了,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最近学习的汉字。”更让我吃惊的是,就连音乐都有作业,并且还堂而皇之地张贴在教室门口。

孩子们都在完成怎样的作业呢?我在一间幼儿园教室的一隅,发现了两大摞作业。一部分是孩子已经完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即将在本学期使用的。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的义务教育是从幼儿园至12年级。因此,所有的小学都设有幼儿园。适龄儿童全部编班授课,除了多一个课间餐外,其他与小学一样都是按课表上课。幼儿园的孩子们完成的作业有礼仪类、职业类、季节类、节日类、生活类、动物类、果蔬类等。

每本作业上都用绳子拴了一个塑料蜘蛛戒指(天晓得老师是在哪儿淘到的)。“孩子们把戒指套在手指上,再来按要求把蜘蛛放在相应的位置。”“桌子上”“桌子下”“门前”“门后”“篮子里”“篮子外”“绕一圈”,别说孩子,连我都兴致盎然。一年级的作业要求更上一层楼:《红花红花几月开》—老师提供的仅仅是几幅黑白色的花朵图案而已,孩子需要给花朵涂色,并且写一段话:“我看见一朵花是红色的,还有一天我看见蝴蝶在花的上面,蝴蝶是黄色的。”“我的爷爷奶奶很喜欢闻花,我的奶奶说,这朵花很香。”……《职业》—“我的爸爸是科学家,他爱当科学家。”“我的爸爸说我是建筑师,我不喜欢当建筑师。”“我看到护士,她的手里有一个婴儿。”“牙医帮很多人,他喜欢他的工作。”……一年级还有主题作业呢!看看美国孩子用中文写的《中国新年》:“今天是中国新年!今年是兔年!新年我的妈妈做蛋糕,新年我和朋友跳舞,妈妈给我红包,我的狗吃冰激凌,新年我和我的爸爸跳舞,我喜欢中国新年。”特别说明的是,全篇没有一个汉语拼音。

四年级历史课正在研究美国独立战争,每个孩子都扮演当时的一个人物,发表各自的观点;科学课上,老师发给一年级小朋友一段泡沫包装带和一个小球,孩子们一节课都在探索怎样让小球在包装带里滚动起来:他们有的把包装带弯成环形,有的直接把球放在包装带的凹槽里滚动,有几个小朋友将手中的包装带集合起来制成了一条弯曲的赛道……下课前老师让孩子们汇报了各自的做法后,语重心长地说:“创意比作品更重要!”

正巧,为了让学生了解美国二十世纪“活泼的20年代”,当天中午高一年级举行盛大的“批萨party”。这可不仅仅是聚餐,我们来到活动现场,学生们都穿着自己所崇拜的那个年代的人物服装,为了便于其他同学识别,很多学生还将自己所代表的人物原型照片贴在胸前。同学们有的坐在餐桌旁边吃边交流,有的四处转悠寻找交流伙伴,老师告诉我们,活动结束会时会举行评比:我最崇拜的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人物!因此,每个学生必须对自己所代表的原形人物非常了解,他们还要极力推荐,极力介绍。

为了增添气氛,学生乐队演奏着那个年代的音乐,当然他们也有各自崇拜的乐手,这样的历史课堂是多么有趣,多么鲜活!陪同我们参观的中文老师说:“开展这样的活动费时费力,刚开始的时候我挺反对的。有这些时间不如多看看书、背背知识点。但是通过自己参与其中,我发现,这些活动需要同学们有极其广泛的知识储备,需要对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穿着打扮、口头禅等了如指掌。当然它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这些都不是通过死读书、读死书所能达到的,孩子们自发、主动投入学习的精神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此时此刻,“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高瞻远瞩”这些词语立即出现在我的脑海,以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一定“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呀!

“儿童是完整的。”这句话我还在许多美国老师的口中听到。因为美国宪法不允许联邦政府参与教育,所以至今美国都没有全国统一联考、统一标准,即使是州政府也仅仅是制定考核标准。因此在选用教材、授课内容上,老师、学校有极大的自主权。从我们所走进的课堂所交流的老师,我们不难感受到老师们是在用心、用爱、用力地工作的,看似简单的活动、作业、授课,其实都凝聚了老师的智慧,凝聚了他们对儿童、对教育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三、个性而不独尊

原以为“自由”“个性”“桀骜不驯”“为我独尊”这些词语代表着美国人的基本形象,无论是在运动场上获胜的美国选手张扬的庆祝方式,还是来到中国的美国人所表现出的超强自信,都让我们觉得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度。而真实的见闻则是:这里非常重视团队协作。

从学校走廊上展示的各种学生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有个性,即使是同一主题的绘画,同一材质的作品,也都是各具千秋、绝无雷同的。他们都张扬着各自的个性,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美国的校园和各种与教育有关的组织里,时常看到这种绘画形式:无数细小的纸片拼成一幅完整的画。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以为然,不就是简单的拼图吗?不就是废物利用吗?但是一位接待者的介绍让我肃然起敬:“这幅画是与我们组织有联系的一所学校高二年级同学集体完成的。”她面前的这幅画高1米左右,长2米左右,蔚为壮观。这需要怎样的耐力、毅力、精力、空间想象力、色彩领悟力、团队协作力呀!每每看到这样的作品,我都会问上一句:“这是几年级孩子创作的?”小到幼儿园,大到高中,无一例外都是集体创作。

走进一年级的中文课,为了让孩子们熟悉汉语中数字的发音,老师播放起了音乐。所有孩子两两合作玩“背背驮”游戏,一边玩一边跟随节奏喊口令:“1、2、3;3、2、1;1、2、3、4、5、6、7;7、6、5、4、3、2、1”,不仅如此,大家还围成圈边喊口令边跳集体舞。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室外上体育课,一位高个女生非常专注地站在运动器械旁,她显得鹤立鸡群,极不协调。陪同老师告诉我们,正在上体育课的班级中有一位自闭症儿童,这个女孩是专门负责照顾他的。“这是学校安排的吗?”我不禁好奇地问。“这个女孩的班级与幼儿园是合作班级,她主动申请担任义工,在体育课上专门负责照顾这个自闭症儿童。”

美国学校与中国不同,小学是从K-5年级,也就是從幼儿园到小学5年级,也有不少学校直接从K-12年级,涵盖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各年龄儿童都在一个校园里,很多学校就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开展高年段与低年段班级对口帮扶活动。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传承学校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明尼苏达市的BRECK学校恰巧遇到了几位中国来的交换生,利用短暂的课间,我单刀直入进行了询问:“你喜欢在这儿上学吗?为什么?”毕竟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这些学生的回答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在国内没有喘息的时候,所有的知识都得一遍一遍反复训练,直到成为机械运动,而且还一个劲地往下挖,从小到大都要做难题、攻怪题,永无止境,整天的神经都被绷得紧紧的。在这里上学并不轻松,每当我们要考试时或者老师布置研究报告、团队合作作业时,也是忙得焦头烂额,但我们还是喜欢在这儿上学。”说完这话,学校每周一高中年级集会也就开始了。首先上台的是一个小型弦乐团,他们表演结束,台下全体高中师生起立为他们鼓掌,其中一个拉小提琴的男孩还上台二次谢幕。通过翻译的进一步了解才知道,这是那个即将毕业的男孩举办的个人演奏会,为了增加演出效果,乐队的其他成员主动请缨,甘当绿叶。

不仅学生强调团队合作,美国教师之间也格外重视团队的力量。美国小学的专职教师并不多,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自然很重,每周近30节课。尽管如此,每个班的孩子也仅仅只能1周到专用教室上1节课,其他课就得由班主任来上了。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各位专职教师始终强调,他们与教室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保持学科知识的连贯性。上至州政府教育局,下至与教育有关的非政府非营利的民间组织,在提及教师培训时,他们也无一例外地关注团队:申请奖学金,必须是由教师群体共同提出一个项目;建立职业学习社区,让教师平等交流,相互培训;新教师与经验丰富教师形成职业发展共同体;与大学保持密切联系,聘请大学代表进入学区委员会,通过交换资讯、听取教师经验,大学代表进而改善自身的师范教学。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赴美21天的参观访问中,这一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随着参访的深入,我也在尝试着回答:规则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在美国人的眼中远比知识要重要的多。而这些意识是关照儿童完整生命体系的,是能够让儿童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并且受益终身的,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应该说,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有我们的特色、传统,这些不可能搬到美国,美国的基础教育亦不可能全盘移植到中国。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融合,我相信两国的基础教育一定都会成为儿童心之向往、神之牵挂的乐园。

责任编辑/李书华

猜你喜欢

教室学校老师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