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得性无助:问题与对策
2013-04-29高丙成
习得性无助是个体在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帮助学生合理设置目标、转变学生消极思维、打破学生信念障碍,能够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泥潭。
习得性无助;心理效应;心理辅导
高丙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
一、习得性无助的危害
数学课上,小武经常走神发呆,时常违反课堂纪律,从来不做作业,迟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饭,甚至旷课、逃学,最近每次数学考试都只得可怜兮兮的几分。班主任很着急,主动找小武谈话。小武觉得数学太难了,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儿,怎么学也学不好,所以开始讨厌数学,对数学恨之入骨……
在我们周围,像小武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体味到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如学习成绩差、升学考试考砸、与同学关系不好等。这些经验会使孩子逐渐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大脑中慢慢地积累起“我不行”的观念。我们常常听到有学生说“我没这方面的能力”“我太失败了”“我不是这块料儿”“听天由命吧”……这些都是当人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时的表现。沉迷于这样的无助当中,像是在沼泽地中沉不下去却怎么也爬不上来,只得茍延残喘,努力挣扎,结果越挣扎越痛苦,越痛苦越挣扎……
习得性无助是个体在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1][2]习得性无助产生后,首先,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使人产生紧张、不安、沮丧、无奈的消极情绪,甚至使人变得抑郁、绝望、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其次,会严重削弱人的行为动机,使个体变得不思进取,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于是做事时消极被动、缺少热情,不再积极面对问题,而是以各种理由推托,如“我不会”“我不行”“我认命”“我就是笨蛋”,放弃拼搏;最后,会使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下降,轻者产生逃课、厌学等退缩性行为,重者丧失理智,甚至精神崩溃、离家出走或厌世轻生、报复社会。习得性无助是严重威胁学生身心健康的无形杀手。
二、习得性无助的成因
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在1967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狗关在一个穿梭箱里,箱子中间竖着一块隔板。当狗在隔板左边时,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电击。狗遭受电击之后,狂吠不已,四处冲撞,“大便、小便、惨叫、发抖、畏缩、咬撞器材”。为了逃避电击,狗会本能地跳到隔板右面。隔板右面也给以电击,狗会再跳回左边。总之,狗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如此反复多次以后,在蜂音器一响给予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是逃跑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下开始嚎叫和颤抖。后来,它干脆趴下“心甘情愿”地等待电击。本来,它可以主动地逃避,可它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这个实验表明,动物在有了“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即经过努力仍无法避开有害的或不愉快的情境时获得失败经验后,会对后来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产生破坏效应:消极地接受预定的命运,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逐渐丧失与命运抗争的心理能量。[3]动物天生具有摆脱危险或困境的求生本能,可是当这种本能一次次失效之后,就慢慢学会了忍受,这种忍受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这一现象会不会在人类身上出现呢?赛利格曼又进行了另一项实验。
将被试者带入一间噪音很大的房间,然后告诉被试者如果想降低噪音,可以去调节一个特制的电钮,其实这一电钮对调节噪音是无效的。当噪音引起被试者烦躁时,被试者反复操作电钮,可是发现电钮根本不起作用,之后被试者就不再尝试了。然后,又将被试者带入另一情景相同的房间,噪音依然很大,但被试者这时根本不去操作电钮来减少噪音,其实这一电钮是有效的。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人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不可能达到特定的目标或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时,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甘愿失败、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表现为认知缺失、动机水平下降、情绪不适应、悲观失望、斗志丧失等心理现象,严重者甚至会轻生。
三、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泥潭
在学生身上,特别是在所谓的“后进生”身上,习得性无助表现得尤为明显。“后进生”可能并非一无是处,可能也有某方面的特长,曾经也有过自己的辉煌,可是一旦值得骄傲的地方被习得性无助吞噬了,他们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如何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泥潭呢?
(一)不断体验成功
成功使人信心增强,失败却往往导致自信心的丧失。经历的失败太多,体验到的成功太少,这是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直接原因。如果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失败的体验中,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逐渐放弃学习,不再努力尝试。因此,老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对其取得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幸福。
一天上课,有位老师向学生提问,突然发现,班上那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也跟着大家举起了手。老师心中一喜,就让这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谁知他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下课后,他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学生说:“老师,别人都会,我老不举手,同学会笑话我的。”于是他与这位学生悄悄地约定:“今后,老师提问时,你如果会,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以后,每当这位学生举起左手时,老师就争取机会让他答题;当他举右手时,就不让他起来答题。一段时间后,这个成绩最差的学生变得开朗了,成绩也一天天地提高。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研究发现,人具有空间、音乐、运动、逻辑、数学、语言、交际、自省、自然等多元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各个领域需要的才能和智慧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孩子就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鼓励建立自信
困难本身并不能让人灰心、无助,丧失自信,对挫折的消极看法才是其根源。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和讥讽可能会把孩子推向失败的深渊,多给一些鼓勵,可能会成为孩子上进的新起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提供尽可能多的发挥特长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
有一位初中生,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全省演讲比赛,内心十分紧张。想到自己马上就要上场,面对上千名观众和评委,他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台上一紧张,忘了词怎么办?”他越想心跳得越快,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就在这时,他的指导教师笑着走过来,随手将一张纸条塞到他手里:“这里面写着你的演讲词,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词,就打开来看。”他握着这张纸条,像握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他发挥得相当好。下台后,他向老师致谢。老师却笑着说:“其实,我给你的,只不过是一张白纸而已,上面根本没有什么演讲词!是你自己找回了自信,战胜了自己!”
自信是前进的动力,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从充满自信的那一刻起,上帝就伸出无形的手在帮助他。”因此,人生需要自信,有自信才会奋斗,有奋斗才有成功。有了自信,才能够调动全部的身心潜能,并会将这些潜能发挥到极致,直到取得成功。
(三)合理设置目标
人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能总去变换目标,必须明确一个不轻易变更的奋斗目标,这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习得性无助的学生也明白自己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但往往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好高骛远,同时指导学生合理地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30个人分为A、B、C三组,让他们分别走到50公里外的村子里去。
A组人员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要跟着向导不停地走就行了。结果,刚走了不到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不迭;走到不到一半的路程,大家就开始抱怨,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走完全程,这组花费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且大家也很痛苦。
B组人员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没有时间和速度,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结果,走到一半的距离,有人开始询问;走完四分之三的路程,大家普遍情绪低落。走完全程,这组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而且大家都疲惫不堪。
C组人员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还有路碑,向导有手表,知道大家行进的速度,清楚剩下的距离。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还有人在唱歌,在愉快的情绪中大家走完了全程。结果,这组花费的时间是最短的,也是最快乐的。
这个实验说明,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在学习中,之所以很多人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距离成功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而倦怠才放弃的。
(四)转变消极思维
遭遇失败,经历挫折,是人之常事,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能力因素,认为自己的能力差、智力低,不能通过努力而改变;而把偶尔的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容易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不当的归因是习得性无助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防止消极归因,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使他们逐渐从无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戴个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秀才第二天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一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脱光了躺在一起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着,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结果中了个探花。
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人们自身如何去认识,在于思维的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有个笑话,学生问老师,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怎样区别?老师拿出一瓶酒,“咕咚咚”喝了半瓶,对学生说,乐观主义者兴高采烈地说“真幸运,居然还有半瓶”,悲观主义者垂头丧气地说“真倒霉,就剩半瓶了”。这和上面故事的寓意殊途同归。
(五)打破信念障碍
任何变化的发生依赖于信念的变化。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过种种努力以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便灰心丧气,以为自己不可能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从而产生无能为力、悲观失望的心理。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学习、如何努力,但如果学生对学习缺乏必胜的信念,那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其实,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聪明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其根深蒂固的信念障碍,将学生身上的潜能开发出来,帮助学生达成理想。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过在1954年,罗杰·班尼斯特却完成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教练要求他每天早上起床后便大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我一定能实现我的梦想!我一定能成功!这样大喊一百遍,长久下来他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必胜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犹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在教练精心指导下,通过艰苦的体能训练,他终于用3分56秒6的成绩打破了一英里长跑的世界纪录。谁也没想到班尼斯特的这一壮举,给其他的运动员也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他之前从没有一个人打破纪录,可是在他之后的一年里竟有三十七人进榜,再后面的一年里更高达二百人之多。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乃是他的成就给其他人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大家所认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
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可能是因为过去曾经失败过,因而对于未来也不期望会有成功的一日,也有可能是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目标,对于愿望能否实现心存疑虑,长久下来他们便开始学得务实,而最终变得习得性无助。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往往无法顾及全体,在学生们都很努力但却无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候,教师可集中力量先帮助一两名学生取得突破。只要有一人取得成功,大家必将群起而效仿之,一两个人的突破往往会带动一大批人,如此教师的工作便可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
习得性无助的消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教育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配合。只要我们积极关注学生的习得性无助,就一定能将他们从“屡战屡败”的失败者转化成“屡败屡战”的斗士。
参考文献:
[1]李存峰,葛明贵.中小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成因与预防[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60-161.
[2]刘儒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應[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47.
[3]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1.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