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建筑背后的城市失衡
2013-04-29赵海均|
赵海均|
建筑是有生命的,过度消耗和挥霍就扼杀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摒弃了一座城市的古老文化。
山东滨州市民常说的“大水泥疙瘩”,是当地曾经风光一时的“中海航母”。该“航母”是在滨州市中海水利风景区里,是仿照真实航母建造的标志性建筑。2003年正式开建,累计投资1.2亿元人民币,2008年竣工后,“中海航母”陆续有商家入驻,最初异常火爆,可是没持续太久就逐渐衰败,到今天已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又一个“短命鬼”。
其实,近年来各大媒体关于“短命”建筑的报道不绝于耳。究其“短命”建筑的前世今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规划水平低、城市规划缺少前瞻性;二是设计不合理,一些建筑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国情和文化,成为“建筑怪胎”;三是质量缺陷,我国建筑材料仍以传统建材为主,其部件缺乏国际统一标准,令建筑物的质量难以保障;四是有些城市大搞高楼群、宽马路、大广场,频繁进行“旧城”改造,一味盲目拆旧,削弱了城市的文化传承力量。最重要的是急功近利,“拆迁GDP”乃地方之利,不少地方换一届政府搞一个规划,一任领导一个做法,拆了建、建了拆,看上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实际却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多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的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并每年会产生高达4亿吨的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与毁坏。
从最根本上看,城市建筑的“短命”,反映出了失衡的城市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镇化步伐大大加快。城镇化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也就是说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西方国家近200年的城镇化发展历程。然而,在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背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失衡的矛盾亦逐步凸显,实体建筑上的“高富帅”同城市其他建筑的“矮穷挫”之间,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于是,出现了3大失衡表现。一是发展失衡。城市的硬件,不仅是表面上的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基础工程。有的城市一场暴雨就能引来较大的灾难,造成交通瘫痪,公共工程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这说明城市的承受力不足。二是人文失衡。“短命”建筑的背后是老建筑的消失,建筑是有生命的,过度消耗和挥霍就扼杀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摒弃了一座城市的古老文化。三是生态失衡。我国是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紧缺给我们亮起了红灯。
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迎来城市建设的热潮期。但是,如果不解决发展失衡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在耗费大量资源的同时,难以带来社会财富的真正增长。因此,我们要重视平衡发展,推动城市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途,营造更加长远的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