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在口腔颌面部损伤运用的护理体会
2013-04-29依光叫普艳李洪梅
依光叫 普艳 李洪梅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200-02
口腔颌面部外伤、骨折很常见,由于口腔颌面部神经血管丰富,组织疏松,受伤后局部出血较多,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组织内容易出现血肿而引起感染。局部组织的肿胀和剧烈疼痛,不仅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还会引起病人的焦虑、恐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局部冰敷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同时通过刺激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起到止血、减轻水肿及渗出的作用,从而降低充血压迫所导致的疼痛,减少了止血消肿止痛药物的应用,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2010年01月-2012年12月对100例患者使用冰敷疗法,进行观察研究。现将我们运用冰敷疗法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01月-2012年12月我科运用冰敷疗法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74岁;颌面部骨折早期30例,颌面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29例,埋伏阻生牙拔除术后26例,术后高热(38.5-39.6℃)患者15例。
2冰袋制作
将使用过但未插过输液器的输液软袋100ml进行浸泡消毒,注入自来水100ml,红墨水1ml,排尽空气后贴好标签,置入冰箱冷冻备用。
3运用
3.1用于止血、止痛、消肿
3.1.1运用时机:对于闭合性骨折患者,受伤后36-48小时内应尽早给予冰敷;开放性骨折患者及时给予清创缝合,无菌纱布包扎后再给予冰敷;面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阻生牙拔除术后的全身麻醉患者,早期冰敷应在麻醉清醒后6小时进行,局部麻醉患者术后2小时冰敷即可进行。
3.1.2方法:清醒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将冰袋取出用双层纱布或单层毛巾包裹,敷于患处至冰块完全融化(约30分钟),间隔1小时同法再次冰敷,如此持续24小时。
3.2用于降温
3.2.1运用时机:高热(体温超过38.5°C)患者立即给予冰敷降温。
3.2.2方法:将冰袋取出用双层纱布或单层毛巾包裹,敷于患者前额,腋下,腹股沟区,腘窝等大血管行经处,同时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让患者多饮水,30分钟取出冰袋,过30分钟后测量体温。若体温下降则继续观察,若体温未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其它处理。
4护理
4.1冰敷前评估患者体温、意识、局部循环情况,体温不升者禁止冰敷,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外伤后意识不清及全麻后未清醒者禁止冰敷,避免患者冻伤;局部皮肤大面积受损,局部行植皮或转瓣手术后,休克、糖尿病患者禁止冰敷,防止因局部循环障碍而至组织坏死。
4.2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冰敷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冰敷过程中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感觉、血运及全身情况,如局部皮肤有硬结、发紫等皮肤冻伤情况应立即停止冰敷。冰敷前后注意检查冰袋有无漏水等情况;使用完毕注意清点冰袋的数目,做好交接班工作,避免其他安全隐患的发生。
4.3 冰敷用具一定要严格消毒后使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5 体会
5.1冰袋冰敷对减轻患者局部出血、肿胀、疼痛,降低高热患者体温有显著效果。
5.2 冰敷加快了手术前止血消肿的过程,使患者能尽快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减轻患者局部症状,减少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5.3 高热患者使用药物降温风险较高,冰敷疗法配合家属的正确照料,可有效降低高热患者体温,降低风险,患者及家属容易理解接受。
5.4自制的冰袋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冰袋体积较小,易于储存,且清洗消毒后可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