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结尾 余味无穷
2013-04-29姜春云
姜春云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注意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启导方法。事实证明这些方法的运用起到了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堂课结束前的最后几分钟,有的教师认为时间不多,不便安排,就交给学生自行处理;有的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到下课铃响才急急忙忙草草收场……这些做法不仅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之感,还会使整堂课损色了很多,更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俗话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上课也是如此,同样要讲究结尾艺术。恰到好处的结尾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回味无穷的作用,从而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可以这样说,好的结尾是一堂课成功的最后标志。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堂的结尾,达到余味无穷的效果呢?我在平日教学中摸索出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结尾法:
一、自然结尾法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表现形式,并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生搬硬套的。教师所讲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落地,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这种结尾的方式便是“自然结尾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要精于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高水平得驾驭课堂教学,并使之达到艺术的境界。
二、首尾呼应法
写文章需要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课堂教学更应如此。有些教师常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结尾时,不要忘记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新课所学到的知识,又照应了开头,因而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的系统。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享受到解决问题消除悬念的无穷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闯关激情练习法
这是一种切实可靠结尾方法,它是指在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传授内容,抓住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习题,利用闯关激情的方式,学生通过练习结束本课。如我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计算》课尾安排了一个“闯关”练习:
1、填空: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面积的总和,叫做它的( )。
(2)长方体的表面积=( )+( )+( )
=( + + )×2
2、求出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谁先求出鲜花就属于谁)
5厘米
2厘米
8厘米
3、量一量,算一算:
出示长方体鱼缸,让学生说出如何求出它的表面积。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科学的精神。这一设计圆满地结束了课堂教学。不但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让学生的学到的知识得到延伸升华。
四、总结归纳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结束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在一节教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定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所以课堂结束部分,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地、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归纳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时一般是: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应注意什么等等。概括性结尾,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五、悬念设疑法
悬念,文艺创作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技巧,它是指在作品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不断造就读者或观众某种急切期望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结束部分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具有悬念、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在数学课末,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学生期待研究的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在课尾画一个“问号”,拨动学生好奇心,让学生欲罢不能,课后主动研究讨论,乐此不疲。
如:“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第一课结束时,可以提问:“课本中为什么没有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是编书老师的疏漏吗扦这样,学生的学习并不因一堂课的结束而中断,兴趣可以引他们进人一个求知的氛围,并为下一堂课的学习作准备。
六、游戏结尾法
小学生天真活泼,生动好动好玩,。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运用游戏结尾正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课堂结束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寓知识的理解应用于娱乐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并非枯燥无味,而是妙趣横生。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这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结尾游戏。老师出示卡片“2”说:“学号数能被卡片上的数整除的学生先出教室。离开时,要说三句话中的一句话。如16号学生可说‘16是2的倍数、‘2是16的约数、或‘16能被2整除在座的同学要判断有没有错误。(一半同学边说边走出了教室)。然后教师再出示卡片“3”、“5”,(又有一部分同学说着走出了教室)。教室里只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等同学。师又问“老师要出什么数,同学们都可以出教室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1”!通过游戏来结束新课,既能进一步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精神上得到适当的放松,大脑得到调节,从而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紧扣教材、抓住重点,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大胆创新,用自己的心血,精心设计出具有特色、富于实效的结尾方式。只有这样,教学才有了清楚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