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护际关系的因素及对策
2013-04-29陈冬娥
陈冬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144-02
护际关系是指护士与护士之间的关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对医疗行业、医务人员形成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护士与护士的团结协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护士之间的关系,使得工作不协调,甚至形成比较尖锐的矛盾。本文就影响护际关系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
1 影响护际关系的因素
1.1 待遇因素:招聘护士与在编护士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在同工不同酬的状态下,招聘护士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1.2 能力因素:不同的人能力各不相同。在工作中,有时会根据能力的大小安排不同的工作,能力强的人会被委以重任,特别在各种检查时,能力强的人会有一种压力,因为干好了没事,干坏了还得承担责任,而能力弱的人任务轻,不会出什么差错,也就没什么压力和责任,当然,有些能力弱的人也会因为没有被委以重任而产生嫉妒心理。
1.3 个性因素: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个性,有的活泼开朗、心胸宽广、勤快,有的沉默寡言、心胸狭窄、懒惰。不同的个性对工作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对发生的事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这种差别往往会造成护士中间的矛盾和误会。
1.4 资历因素: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资历越深,经验也越丰富。工作中,有些资历深的始终以一种老大的姿态,指使年轻护士干这干那,还不时挑毛病,这样就造成资历深的和资历浅的护士之间的矛盾。
1.5 语言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语言来表达,同一句话,说的语气、语调、方式、环境不一样,表达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在工作中,偶尔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影响护士之间的关系。
1.6 责任因素:护士存在交接班制度,有时由于交接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出现差错时互相推诿责任而造成矛盾。
1.7 地位因素:任何科室都存在领导与员工之分,有些领导自身技术不过硬,对各种规章制度不以身作则,往往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已",员工稍有不慎,轻则批评,重则罚款。使得员工压力大,对领导产生不信任或厌恶,甚至憎恨。
1.8 奖励因素:在工作中,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奖励,都说按公平公正的原则,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这种结果也往往造成护士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2 改善护际关系的策略
2.1 指导奖励机制,给以合理报酬:对考核优秀者给予奖励或提供奖金系数,对成绩差的则末位淘汰或降低奖金系数。
2.2 以强带弱,提高整体能力:在工作中,以"一帮一"或小组形式,强弱搭配,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能力弱的多向能力强的学习,在各种检查或比赛中,除考虑整体利益外,多给弱者锻炼的机会,让弱者有一种积极向上、被人尊重、被人肯定的自豪感。
2.3 培养良好的个性:作为性格内向的应学会与人沟通,多参加集体活动。心胸狭窄的应多包涵、理解,性格外向的应多关心、尊重性格内向的人,不同的场合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2.4 谦虚谨慎,营造和谐气氛:资深的护士对年轻护士应多关心、多指导,把白己积累的工作经验适时地传授给年轻护士,不以教训、刁难的态度,而以老师的耐心去教导他们,以长辈的爱去关心爱护他们。年轻护士也应尊重年老的护士,对指出的错误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年轻护士应勤奋好学,积极工作,处处体谅资深护士。
2.5 合理运用语言技巧:在工作中,使用文明语言,不要使用指责、命令、吼叫的方式。
2.6 奖惩分明,做到公平: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与赏识,从而增加价值感,引起其他护士的效仿[2],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奖惩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奖惩分明,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7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最基本、最主要的制度之一,必须做到严肃认真,记录清晰,不马虎拖拉,不凭印象交接,不放过任何一点。每班实行口头、书面、床旁交班,做到交接班清楚,责任分明,不互相推诿。
2.8 提高自身素质,树立领导风范:作为一名领导首先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良好的个人修养,工作中起模范作用,对规章制度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平等待人,对员工多关心、爱护。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挥自己才能。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之间的矛盾将影响护理的质和量,作为护理人员应从自己做起。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同志间要团结协作,求同存异,互相提高,上下级之间要互相尊重[3],从而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护理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留桂芳,沙木嘎.浅谈处理护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 (2)145.
[2] 吴霞.护士长建立良好护际关系的探讨[J].淮海医学,1999,17(4):61.
[3] 蒋全凤.如何构建和谐的护理人际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