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苏州、关于文艺

2013-04-29汪金晶

大观周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古色古香电动车文艺

汪金晶

一座城市,一段回忆,一些美好,一种文艺。只是短短几天,留下的这种记忆却是永生难忘。

苏州,这名字简洁,却天然地给人一种古朴之感。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积淀,方才造就了她诗意的美丽。

这里山林水秀,更兼典雅园林,“回眸难忘锦绣园,浅笑又忆烟雨巷”,素有“园林之城”、“东方水都”之称;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便繁荣兴盛,又有美名“丝绸之都”、“人间天堂”。

现今的苏州已是“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她把山、水、城、林、园、镇结为一体,融合古典美与现代艺术,古韵今风,流光溢彩。

说苏州,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义这座城市。她繁华耀眼,然而又是如此的安谧祥和;她古色古香,却又处处充满了现代的气息。也罢,旁观者迷当局者清,如鱼在水,也许只有那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自知之。

在高铁线上一路飞奔,突然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尽是一片片整齐的黑瓦白墙,正好奇着就听到列车报站:前方到站——苏州站。于是这黑瓦白墙,便成了苏州给一个陌生人的第一印象。黑与白,最简单最质朴的两种颜色,苏州人却将他们融入自己的生活。千百年来,世纪变更,日月交替,城池的主人一代代交接着,他们的城却一如既往。最原始的颜色始终充斥着每一个角落,演绎并传承着只属于自己的风格。经过几个世纪的洗刷和沉淀,白早已变得空灵,而黑也显得愈加地醇厚。简洁而不显单调,朴素却不失神秘,这样一座城,并不需要太多的华丽与奢侈,用自己的水土,默默孕育着属于自己的城民,这已然成了她的习惯。

苏州街道不那么宽大,却拥有一种南国情调。街道两旁的路灯都以木为罩,饰以红缨,放眼望去颇似古灯。还有那些公交站,如庭如廊,再配以古文诗画,游走其中,古色古香难免让人怀古忘今。这里,私家小车没有大都市的那种泛滥感,公交车也不会拖着黑烟,人们出行大多以电动车代步,甚至还有一条专门的电动车道。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各色电动车,成了苏州给人的第二个印象。苏州人民紧跟时代步伐,低碳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有人说在苏州怎么分辨本地人与外来游客?简单一点来说,骑电动车的肯定是本地人,步行的很有可能是旅者。

苏州给人一种文艺感,这种文艺感或者来自文化,或者说是水造就了这样一种感觉。苏州多水,而后多桥。一些道路旁延伸着河流,让人不禁怀疑这里的路是河孕育出来的,不然怎么会这样相亲相依。这里的水是天然的绿色,晶莹剔透清见底,碧绿如玉柔如丝。倘有微风,碧波荡漾,倒映在水中的云影、亭影、石影一起轻轻晃动起来,更增添了几分动感之美,若再有荷花就更加完美了。古人所描绘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不过如此吧!小河泛舟,看野人垂钓,听自在鸟语,观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更又一杯香茗,悠然豁达,与世无争,岂不妙哉?反观船尾一群小鱼追逐嬉戏,唐柳宗元《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的句子不禁跃上心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文章读了这么多年,时至今日却才是第一次读懂。

说起苏州的水,就不能不提苏州的桥。桥,在世人眼里简简单单的东西,到了苏州,就变得多姿多彩,别有韵味。“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当年白居易这样描绘这些依水而生的桥。这里的桥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充满现代气息的钢铁大桥,有雕栏玉彻的石桥,还有古色古香的复古木桥。有平的圆拱形的梯形的,有单孔的也有多孔的。比较有名的就有枫桥,有《枫桥夜泊》一诗为证。当然最令人喜欢的,还是那些居民人家的小石桥。每每暮色降临,桥下水面上夕阳的倒影开始模糊,水中的小鱼都不见了,只留下一圈圈波纹。桥身上斑驳的青苔若隐若现,用它的颜色默默记录着日月的轮回。桥边一个女子收拾好洗完的衣物,不紧不慢,惬意地走向自己的家,这就是小桥流水人家啊。

说到苏州人,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一个词,温文尔雅。这文艺的城里生出文艺的水,更养育了这一城文艺的人。你看那河道,木船晃晃悠悠地摇着,撑船人正唱着不知名的姑苏小曲,轻声软语,此时若是坐在船上,不正宛如睡在摇篮听妈妈唱催眠曲么?好好睡上一觉,醒来什么都忘了,只有梦里那隐隐约约的小调儿。夕阳下,迎面走来几个赤着胳膊拉板车卖水果的大叔,他们不是在讨论晚上去哪儿吃饭喝酒,而是在跟着音乐不时地哼上一两句。而音乐是永远不会变的,千百年来都在诉说着才子佳人的童话。就像卖肉的也能吟诗,吟诗的也能卖肉一样,他们是这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那么一座城,我曾用自己的脚印铺满了她的大街小巷,她却把无尽的回忆深深留在我的脑海里。我只是万千过客中的一个,她却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就从那里来。

猜你喜欢

古色古香电动车文艺
《古色古香》
电动车有可能没有高档和豪华车
1942,文艺之春
电动车新贵
红叶题诗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电动车来了 充电桩还会远吗
解读经典,语丈课堂“古色古香”
有联大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