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计算机素养的培养浅论
2013-04-29要莹
要莹
摘要:当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应用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应用要求也日趋提高,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计算机素养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关键字:中职学校 计算机素养
中职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对学生的培养更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学校学生在社会择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当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计算机应用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素养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一个人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是显性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 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我们称之为隐性素养。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构成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
这里我们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显性素养的一部分,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来谈,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必须先要知道社会和职业需要的中职学生应具备哪些计算机方面的职业技能。
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了解到用人单位大致需要中职学生掌握以下的这些计算机技能:
1.能用五笔打字达到一定的速度
2.掌握各领域中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在短时间内很快熟悉一个新的软件,并在使用过程中找出该软件的不足。
3.能用WORD进行一些应用文写作,如传真信函,邮件,合同的拟定与编排等。
4.能用EXCEL进行简单的报表处理,数据分析等。
5.能进行简单的网页维护与更新
6.能与团队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FLASH创作
7.能够利用PHOTOSHOP软件独立处理相片。
在了解到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前提下,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方法: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中职学生就业面临的就是职业技术的挑战,所以他们在学习期间需要更多的时间接触职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我们就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具体的技能环境中,给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技能,又学到了知识。
2.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诱因”,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目标设置要合理、可行,与个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具体的运用主要是在设置目标时,帮学生制订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目标,猜能激发起学生对实现目标的期望,并创造条件保证期望目标的实现。如在一个月时间内,和团队一起完成学校校庆专题片的制作,拍摄照片,制作剪辑,设定这样的目标,有利于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且能在完成目标过程中掌握技能提高水平。
3.竞赛法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学校有大赛”,这句话道出了当前在职业学校中,技能大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技能大赛比的就是学生,而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水平掌握情况如何,是靠课程来反映的。纵观河北省历届职业技能大赛,其对课程衔接的紧密度、实用性的要求是很强的。尤其当前关于计算机的技能大赛更注重技能的复合性。如网络布线项目,不仅仅会按图施工,还要你会CAD绘图。这些,都必须通过扎实的课程教育来体现,而传统的课程是按学科系列进行编制的,已不能适应技能比赛的需要了,只有通过课程的改革、课程的整合等途径,才能保障教学的实效,才能确保技能大赛获得优异的成绩。
4.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对于中职学校,情景教学法更多的体现在实训课中,实训课中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具体的职业环境模拟出来,这是提高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学生身临其境,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职业训练,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模拟真实的电脑城环境,将客户对计算机组装方面的具体要求反馈出来,学生针对客户的具体要求一一进行操作,在一次次的实际训练中,掌握组装与简单故障的维修方法。
在当前社会和职业对计算机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的重要性更为凸显,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计算机职业技能的锻炼,从而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