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十年
2013-04-29王蒙
王蒙
实地探访非典“主战场”,听“非典后遗症患者”讲述自己的经历,感受一线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研究,让他们讲出内心最深处的独白——非典十年,让死者的灵魂安息,生者的痛苦平复,让胜利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3月12日上午,北京市迎来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场春雨,北京市北六环以北6公里处的小汤山在如丝如烟的春雨中显得更加安然和静谧。
因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小汤山素有“温泉古镇”的美称,1958年8月,国家在原来多个疗养院的基础上合并建起了小汤山疗养院。然而,真正让小汤山“名声在外”的却是非典。10年前,为了抗击非典,我国仅用了7天7夜就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40.3公顷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非典野战医院”。它也成为北京市抗击非典疫情的根据地。
从荒草丛中找惊心动魄的记忆
曾经在这里,从四面八方急调过来的医护人员为了众多非典病人日夜奋战,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白衣天使的称号。那一年,有672名患者从这里康复出院,8人死亡,全部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在小汤山疗养院内向北走300米,记者终于来到了原来的小汤山非典医院所在地。这是位于疗养院北界墙外面的一块空地,如今,这里剩下的只是一片荒芜。2010年4月,已经闲置7年的小汤山非典医院被拆除,这座家喻户晓的“抗非典圣地”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原址变成废墟。如今,这里齐腰高的枯草已经覆盖了当年的一切,只有夹杂在草从中的药瓶和输液袋也许能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刻骨铭心而又惊心动魄的事件。
唯一能作为非典留存证据的是北界墙内排成一排的十几间简易房,它们也是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办公的中央场所。如今大部分被完全封闭,有几间门窗被破坏,里边乱扔着布满灰尘的防护服。在另外的几个房间,从窗户望进去,是堆放的床板、床单、桌椅等医务家具,一些纸箱外壳上甚至还清晰地印着“抗SARS捐赠物资”“医用纱布口罩”“防护服”等字眼。
不愿被提及的梦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10年前非典袭击的重灾区。
2003年3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突袭北京,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大批SARS患者,北京城区的这所拥有85年历史的著名三级甲等医院,以几近惨烈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由于北大人民医院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猝不及防地成为了“重灾区”。自2003年4月5日接诊第一名非典患者后,不到20天,全院共93名医护人员被感染,4月23日,整座医院被隔离,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整体隔离的医院。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获悉,当年人民医院共隔离了1554人,包括工作人员942人、病人293人、陪住205人、家属宿舍楼109人、票贩子5人。
3月13日,记者来到人们医院,通过整整一下午的采访发现,这里的众多医护人员并不愿意提及10年前的事情,他们更愿意让人们淡忘这场浩劫。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回忆,当时,作为一家大型综合医院的人民医院一直没有传染科,也没有防治传染病的专业人才,接诊第一批非典病人时整个医院既没有隔离病房也没有隔离区。
其次,医院的就诊流程不合适,急诊室不仅跟门诊室相通,而且在四楼跟病房也是相通的。由于人民医院的结构是模仿国外的一些医院建造的,无论病人是在哪个门诊看病,最后透视都要到放射科,化验都要去化验室。如果一名非典疑似病人去诊断,必须转一圈才能完成。这一圈不算太长,大概不到一百米,但由于设计得非常紧密,所以这一圈就足以使得大半个门诊楼被污染。
另外,医院的通风条件差也是非典在人民医院迅速传播的原因之一。为了给病人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就医条件,人民医院曾请人设计了一个天井。但就是这个天井,由于通风不好,非典病毒通过天井会传染给其他的病人和医护人员,而医护人员被传染了以后,再去照顾别人,又会传染新的病人。
遭受非典的袭击以后,痛定思痛的人民医院很快就进行了基础设置的改造。虽然人民医院没有设立专门的发热门诊,但是所有来院就诊的患者必须通过体温检测后,方能进入就诊区域。体温超过37.2℃的患者将要进入医院单独设立的检疫门诊进行排查,并将体温记录在病历本上,并且那里与医院主楼不相连,有独立的化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等,有良好的通风系统,避免了院内的交叉感染。
当年的抗击非典战场被出让给三元公司
3月12日下午,本刊记者也探访了当年北京抗击非典的另外一个主战场——北京地坛医院。
北京地坛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北京第一家传染病医院,也是我国主要的病毒传染病、艾滋病研究机构,目前收治除结核病外的35种法定传染疾病。
10年前,地坛医院共计有26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为抗击非典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北京地坛医院已经不在原来的地坛公园附近了。2008年9月,曾收治过非典病人的北京地坛医院整体搬迁至朝阳区北皋地区。医院人员告诉记者,地坛医院原址早已出让给三元公司,当年抗击非典的病房已不复存在。
地坛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主任郭利民表示,作为第一传染病医院,地坛医院在医治非典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10年前的非典初期,重症的非典病人比如说外宾,包括医务人员、教师、学生,基本都在地坛医院救治。而到了最后,只有危重病人才集中到这里。
“起初我们有隔离条件,但是对于重症的病人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时候,当初还是有缺陷的。当时我们给病人上呼吸机用的氧气都需要医务人员一瓶一瓶地搬运。呼吸机治疗的消耗很快,一个病人一天要用好几瓶氧气,在非典的后期,我们医院有一部分病人出院后,我们就把一部分腾出来的病房进行了改造,改造成了具有负压气系统的负压病房, 同时有中央控制系统。这为我们救治后来的非典病人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条件。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病房,从2003年以后,我们的医院就被定为全北京市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家医院。2004年,北京再次出现SARS病例,以及后来的禽流感,这里的病房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利民说。
但是2008年以后,随着地坛医院的整体搬迁,这里就不再是北京市抗击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战场了。这里给人们留下的只有让很多亲历者终身都难以忘怀的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