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之我见

2013-04-29李玉敏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李玉敏

摘要: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几年的课改,我们的课堂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当前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许多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和教学问题,现结合我市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提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注意并探询解决问题的方案,以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实施。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 教學评价 课堂教学

一、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误区

1.过分追求课堂的完美。目前,各种各样挂着新课标名目的优质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竞赛课开得如火如茶。整个教学过程丝丝入扣,教学环节井井有条,无可挑剔,可谓完美无缺,听者仿佛在观赏一场精妙绝伦的节目秀。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导演兼主演就是教师,学生则是群众演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生成,看不到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即使有师生互动的环节,也让人感到不自然,学生过分“聪明”。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这样的课太唯美,干脆拍成影视,但对教学来说简直遥不可及,无任何收益。

2.过分追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改变了教学的行为和学习的方式。与此同时,稍有不慎,它的弊端也凸显出来,会过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容易游移于文本。但我们发现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确实被过多、过滥地使用,甚至有的课不需用,教师也要画蛇添足一番,以显教学手段先进。有的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而不精心研究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把课件当成板书,以此作为减轻自己教学负担的一种手段;有的教师把课件作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的“法宝”,试想,你的课精彩,还是声形并茂、惟妙惟肖的动画更有吸引力?这样,课还怎么上?现在的各种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清一色的多媒体课,而且课件的制作越来越复杂和繁琐,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只有是多媒体课,才意味着新课改了吗?

3.过分追求课堂的气氛活跃。从新课标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以来,不少教师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师生、生生互动,就是一堂失败的课。于是,至上而下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评课者以此为标准,上课者也趋之若鹜。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游戏、课本剧、各种表演等令人目不暇接,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师生互动热火朝天,气氛空前活跃。但透过喧嚣,学生对文本理解了多少,学生对知识建构了几何?还不好说。,

4.过分追求“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是新课标的理念。语文课堂上“想一想、谈一谈、议一议、练一练”的环节多了起来,教师反而无所事事,甚至,学生的一些纰漏,教师也只搪塞而已,生怕多讲,有悖于新课标,只好谨铭言多必失的“良训”。其实,语文教师的“讲”,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有些语文问题就非讲不可,有的语文课还必须以讲为主,不能不分具体情况简单地将所有的“讲”与“一堂言”混为一谈。我们并非一概地反对“讲”,只是不赞成不问对象地讲,枯燥、机械地讲,甚至是“炒冷饭”似的讲,而是希望老师讲得充实,讲得精彩,讲得到位,讲得适当,讲得有个性,讲得学生聚精会神,讲得学生每节课有所得,讲得学生一辈子忘不了。

5.过分追求拓展迁移的广度与宽度。“大语文”概念的提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界定起到一个指导作用。于是不少教师认为一节语文课,如果拓展迁移这一环节少了,就是一节失败的课。于是语文课上,拓展迁移内容多多益善,广度有了,深度到了。但负面效应也接踵而至,一则广度过宽,漫无边际,超出文本;二则深度过深,学生摸不着头脑;三则牵强,为有拓展迁移环节而作秀。

二、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的匡正

1.是否达成目标,有很好的效能。一节课是否成功,我们最终是要看教师能否落实好教学目标,并且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如果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学重难点能较好地落实,这种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反之,如果课堂只是老师的教学技能的“表演”,学生参与活动少,积极性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掌握知识的话教学效果就不理想。

2.学生是否进有效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学生主动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反对过于简单化地处理学习内容,真正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

3.是否紧系文本,适当生成。语文教学说到底是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语感,就应多读,在读中解,在读中悟。那么,读什么?一个答案:读文本。千万不能远离文本,任意生成,舍本逐末。

4.是否更新理念,“目中有人”。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学习中,应遵循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学生存在着学习的需求,竭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之,“教为了不教”,“教无定法”,让我们的语文课多一点温馨,多一点生气、多一些人文的气息,在每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上,本着“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的原则,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培养出会思考、懂学习的学生。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