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2013-04-29王颖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王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在的数学课堂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課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参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而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题的实践活动。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即主体对客体的行为。因此,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唯有学生的积极地作为主体去活动,教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就是说,只有学生作为主动积极地、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这种方法主要是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感受生产、生活、科技中都离不开数学。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制造悬念,让学生有迫不及待获得新知的欲望。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教师示范例题——学生模仿练习”的“单项”信息传递模式,教师独占教学课堂,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自己提问的质量外,更应注重鼓励和启发学生提问,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课堂上的做题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情绪。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运用探究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诱导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也应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讨论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使之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教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作业也不仅仅是习题,而应当留给学生更多的是一些引发学生思考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考题,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想象空间,通过探究性习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尽量将课堂教学过程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三、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课,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程教材每一章中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数学活动材料,如何合理安排好这些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建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数学活动课,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积极探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开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循循善诱,保持学生坚决思维的持续性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中研究讨论。必要时教师是才给于适当启发引导。教师的设问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利势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因为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问题的结论,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不畏艰难的探索结论的过程。这时学生在智力情感等方面才会有真正的提高和收获。

总之,教师要从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做得更好。兴趣,信心动力所在。我们教师应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真实有效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