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梦”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实践探索
2013-04-29朱寒
朱寒
摘 要: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随着“中国梦”的提出,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深入开展“中国梦”等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梦” 高职院校大学生 实践
一、时代背景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新、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2013年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国人再绘“中国梦”,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党对青年的殷殷期盼,这是国家对青年的深深呼唤。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飞扬的青春将是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当代大学生承担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随着我国高校连续多年大规模扩招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态环境上普遍存在一些共性,如政治思想不成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足,个人主义心里较重、组织纪律性差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不良风气影响,专业能力强等特点。
因此,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深入开展“中国梦”等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梦”实践探索
满怀希望,共同畅想中国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众人的“梦”汇总成“中国梦”。当代大学生们在感受大家“中国梦”的同时,也应该编织自己的梦想。中国梦的实践探索应该围绕学生大力宣讲中国梦的理论体系和时代意义,筑牢践行中国梦的理论根基。
(一)什么是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从国家、民族、个人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所谓中国梦,其实习近平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景象的生动描述,中国梦是一个历史和时间的概念、社会发展目标和社会形态。中国梦是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导向的现代化发展,它是一种极具有动态性的社会形态,为中国社会形态发展准备着必要的条件。“中国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想,而是一种特定的、整体性的思想意识与目标指向[2],它是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上总结而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它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也反映了先人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3]。中国道路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道路的现状是:已经“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二)践行中国梦的时代意义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梦”以非意识形态性的表述形式,向当代大学生传达出一种正能量,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高度的国家认同。所谓国家认同,就是从公民心理上认同与服从国家的统治秩序和社会规范。“中国梦”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而一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载体,也是构建公民的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在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同时给国家的未来描绘了一幅清晰可见的宏伟蓝图,这对大学生群体来讲更具有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它有助于激励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成了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的来源,大学生要承担多元、多样、多变的现代思想的持续性冲击,会让大部分学生产生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不知所措的想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精神来激励成长。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大学生确立了一种价值追求。
(三)将“中国梦”转换到学生思想中
利用“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的教育模式,促进“中国梦”主题教育的进程,在实践同时也能将“中国梦”转换到学生思想中。
1.从多角度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方式。
首先,要注重思想引导。通过专家、名人座谈会或者主题演讲报告会、学生讲师团微党课的形式向学生们传递十八大精神,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坚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要注重“两课”开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传递中国正能量。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育人的过程中,榜样和领袖往往发挥着无穷的力量。一个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榜样,对广大青年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更应该注重挖掘正能量的传播,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最后,以实践育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了能更好地使“中国梦”思想转换到学生思想中,高职院校教师们应学会理论结合实际,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将知识内化为道德意识。
2.创新“中国梦”主题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学生专业能力强思想政治觉悟相对较低的现状,创新方式,满足学生接受“中国梦”精神的多样化需求。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选择适合的载体,才能收获更好地效果。高职院校开展践行“中国梦”的教育宣传活动应适应社会变化,更应该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等特点,开展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教育,使活动更加多样活泼,能够多角度地被学生所接受。例如,通过学生层面的独特视角利用网络、微博等新媒体,开设学习、微课堂等活动,搭建大学生“中国梦”互动平台,利用节假日等组织开展践行“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从而不断增强“中国梦”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1]岳彬,孙菲.中国梦:实质、意义与实践要求[J].党政论坛,2013.6(4).
[2]张雪萍.论在当代大学生中践行“中国梦”的意义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3.7(101).
[3]肖贵清.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精神支撑、力量之源[J].思想理论教育,20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