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师的新作用
2013-04-29高明
高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讲授书本,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教师的作用是一维的。在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作用就务必体现出多维性、丰富性。
一、突出教师在学生实践环节中的引导作用
1.创设情境制造疑难
没有疑难,就没有实践动力,疑难来自于情境中的未知因素。所以创设情境、制造疑难是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的第一要务。但学生的实践不是盲目的试探,这要求情境明确地指向某一培养目标。学生的实践是以实现具体教学目标、培养能力为主旨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必须周全地考虑到学生实践的这些特点,精巧构思,细致推敲,直至实现情境的最优化。应该说,这是教师作用最为创造性的发挥。
2.辅助学生明确问题
问题的明确是实践的开始,就像好的作文必须首先有个好主意一样,实践效果的好坏与提出的问题是否清晰明了地抓住了关键有直接关系。毫无疑问,学生在明确问题的过程中,始终是自觉自为的主体。但是教师可以从旁辅助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因而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明确问题的过程中只应该发挥辅助性作用,如果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又回到牵着鼻子走的老路上了,丧失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与关怀。
3.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体系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学生习得方法、消化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获得问题的答案具有更大教育价值。从日常教学经验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关心结果甚于过程,不善于分析和总结方法,因而如果缺少老师的指导,那么他们将举步维艰、收获甚微。以学生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放手不管,由学生任意而为。那种打着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幌子,对学生采取放任态度的教师的真正动机是懒惰。如果学生能够完全独立解决问题,那么教师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4.检查能力目标落实情况
检查目标是否落实,一方面是对前一阶段教学方式的反思,以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各个能力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层层递进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能力体系,只有确保上一个目标的落实,才能够顺利展开为实现第二个目标的教学。
二、肯定教师讲授知识的作用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力就无从谈起。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把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以为注重能力培养就必须反对知识教学,把一切的知识教学都冠以“应试教育”的罪名加以否定,实则是以偏概全。教育史已经明确地提示我们,缺乏知识基础的实践完全是花架子,弊大于利。
通过实践,固然也能获取直接经验形式的知识,但是学习成本极高昂。人类文化遗产浩瀚无穷,大千世界无所不有,不可能样样进行实践。同时,获取知识也不是实践的主要目的,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仍然要从间接经验中汲取知识。所以,教师讲授知识的传统作用应该得到肯定,不能一味只讲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综合实践等时髦的东西。
三、发掘教师的育人作用
新课程强调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要求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能够和谐发展。以往,教师常常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科学素质教育方面,很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人文素质的养成。典型的例证,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另外就是现在仍有一些教师把人文性的课程当科学性的课程教——德育课上成了语文课,语文课上成了语言课,中小学的审美教育成了艺术技能教育。教学中重分析轻感悟,重思想轻情感,重教条轻态度,导致学生格调粗俗、心灵空虚。基础教育的这种状况目前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根本性的改善。而新课程特别突出情感、态度的养成。为了纠正这一偏向,教师应该对学生和谐发展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平衡地发挥作用,既教书又育人。
总之,新课程的主旨是学生的和谐发展。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等发展目标都包含在新课程的目标体系之中。因而,教师作用的发挥也应该实现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