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2013-04-29赵成军
赵成军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广泛地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加上近年来《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对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那么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地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结合呢?笔者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切身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课本知识传授、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而且在学习内容和方式、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务实、有效。
一、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护某种活动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发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形、动画、視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篇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历史、光辉成就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但是,课文中所提及的我国的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傣家竹楼等都是学生未曾到过、见过的,那秀丽的风光、童话般的仙境更是许多学生难以想象的,在教学中如果只出现课文插图或单靠口头讲授,就很难唤起学生的感觉美,难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十分有限。于是,我上网收集了大量的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傣家竹楼等图片资料,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利用多媒体对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进行综合处理和强大交互式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这些美丽的地方,让他们领略了“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浓妆淡抹的西湖、月色如水的傣家竹楼”等等境界;把学生带到了令人向往的黄山、庐山等圣地,刺激着他们的神经,令之目不暇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要了解课文、学习课文、背诵课文的欲望。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或口头讲授所达不到的。
二、突出课堂主体,教学务实有效
小学语文课堂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比如搜索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学生通过百度、搜狐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学习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留言本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不仅能学会教师教给的基础知识,而且懂得怎样去获取知识,具有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
小语第十一册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感知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课前我发动学生都来动手动脑,一起查找资料,把课文的教学目标、教材说明、学习方法、课文的朗读录音、生字的音、形、义、重点词句和段落的分析、课后练习等教学环节公开化,让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查找、自己解决,在技术媒体环境下,学生亲自感知青海高原这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三、突破课文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而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多媒体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象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象或动画,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便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六年级课文《安塞腰鼓》,是一篇激情性较强的散文,这篇课文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全文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章节,向读者呈现出“静——闹——静”的表演过程。然而将安塞腰鼓的那种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光靠讲授显然是非常枯燥、缺乏感召力的!学生更不易理解、记忆。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利用教学光盘演示的影像,把学生引入到情景中来,把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形象的画面,亲眼目睹屏幕上的安塞腰鼓,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再在阅读课文的环节中,深切感受到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
诚然,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方法是千变万化、无处不在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有效教学,作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