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忆博伊斯

2013-04-29尹在甲

世界艺术 2013年9期
关键词:博伊斯音乐大师弊病

尹在甲

历史的血肉逐渐风干,剩下的只是道德的骨架。德国对我们来说,是拥有大文豪歌德、音乐大师贝多芬、哲学巨匠康德的国度,自由畅快的无限速高速公路也是让人难忘的德国印记。但是约瑟夫·博伊斯出生的1920 年代的德国,和我们所知的德国却好似完全不同的国家。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间的德国被纳粹政府统治,充满了不平等与暴力。而生于贫穷家庭的博伊斯从中学起就不得不在黄油厂打工,青年时期投入战争。在为纳粹军队驾驶轰炸机服役期,他的飞机被击落,与死神擦肩而过。战争结束后,他就全力投入了艺术创作之中。当时保守的德国社会里,女性为了考取驾照,必须获得丈夫的书面同意,她们甚至在银行里也无法随意开设账户,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1960 年代。既充满了战争和纳粹的恐怖主义,又极度保守的德国社会在1968 年“大学生运动”后才渐渐出现改变。将大学生运动的价值完美体现的艺术家就是博伊斯。对博伊斯来说,艺术即人生。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社会弊病,抵抗这弊病的方式就是艺术行为,所以他瘦削的身体和作品,其实就是一部完整的德国社会悲剧史,一部想要挽救这悲剧的人类的历史。

猜你喜欢

博伊斯音乐大师弊病
安迪·沃霍尔和约瑟夫·博伊斯:从未是朋友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最好的学生——音乐大师李焕之素描
从自我救赎到涅槃重生
“巫师”艺术家——博伊斯
关于油田企业薪酬管理完善的若干思考
乐凯工业探伤胶片弊病在线自动检测高速成像技术研究
简讯
《音乐大师课》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
《音乐大师课》报名启动 寻找最美“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