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小学美术教学新境界
2013-04-29朱操
朱操
一次在学校阅览室看书时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同样的一节课《画苹果》,不同国家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却不一样,美国小学生画苹果,教师搬来一箱苹果,由学生任意拿一个去画;日本的学生也是自己拿着一个苹果画;而中国学生画苹果往往是老师带一个苹果让学生观察,然后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老师边画边讲解,先画左边,再画右边,这边涂红色,那边涂绿色,再涂些青色……结果中国学生画得最像。然而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最没有创造性的学生,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我们的“教”中被慢慢磨灭了,这难道不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一种悲哀吗?
我认为小学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画某种东西,而是教会孩子思想,教会孩子情感,教会孩子感受生活、感受美。所以我认为美术教育是一种浸润学生心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影响孩子一生。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拓展学生思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儿童都有绘画的欲望,对孩子绘画的评价标准,重要的不是画得像不像,而在于绘画亲历的创作过程及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感和悟性。每个孩子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硬把自己的想法塞给学生,或者拿一些“范作”让孩子借鉴甚至临摹,那么孩子的思维一定会被局限在“范作”或教师的思维中,哪来的想象和创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界有一个这样的教育观点:“不教而教。”“不教”,就是不把成人的技法模式过早地灌输给孩子;“教”,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尤其是自主的创造精神。教师应该改变“灌输—接受”式的教法,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正确引导,激发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绘画的兴趣,这样孩子们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优秀作品。即使这些作品“不像”,也是儿童个性的体现。只要画面中有儿童自己的想法,就应该适当地给予表扬。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儿童的自信心有一定帮助。
二、创作形式多样化,张扬学生个性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总是按照先勾线、再涂色的方法进行。这样画面虽工整了,但从另一方面局限了一部分儿童的思维。在作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一些胆子比较大、喜欢创新的孩子突破绘画程式,大胆尝试、勇于实践,不断发现、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创作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们的思维潜能;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介绍一些国内外儿童运用的比较好的创作形式让一些喜欢思考的孩子选择,比如:在绘画背景的处理上突破传统的用油画棒平涂的形式,可用点、曲线、小色块取代,处理完的背景鲜艳、活泼、生动;对主体物的处理可以用渐变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涂色,这样,学生的作品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了。
三、绘画工具多样化,培养学生表现手法
儿童画常用的工具是铅笔、水彩笔和油画棒等,长时间只用这几种工具绘画,会限制他们想象的空间。受工具的限制,即使孩子们有丰富的想象,也无法用合适的工具表现,孩子们的个性就会被限制。现在的孩子应该学会运用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自己动手尝试,使自己的画面看上去更生动。在工具的准备上,一部分可由教师提供给学生,如水粉(水彩)颜料、毛笔等;另一部分由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让他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找到适合自己表现的工具,而寻找工具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初步形成的过程。如牙签、各种彩色的纸、五彩的羽毛等,经过加工,都可以成为绘画的辅助工具。
四、合理多样化评价,顺应学生个性发展
如果我们问学生:“你们的爱好是什么呢?”十有八九的孩子会回答:“画画!”孩子们喜欢画画,并不意味着他们关心或热爱艺术,而只是出于喜欢游戏的天性。但有些教师、家长却误解了这个天性。当我们走进各类美术培训中心的时候,看到的是许多孩子在三心二意地画着画。当爱好变成责任的时候,这个爱好就不如以前那么吸引人了。而教师为了让家长看到“成绩”,有时候会亲自代笔。长时间这样,孩子们对画画就失去了激情,产生了惰性,就会慢慢淡化原来的爱好。
我教学《蛙声十里》以后,觉得以后教学要多让孩子们练习水墨画。在让学生动手绘画之前,我先请学生欣赏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让学生感知画家画水墨画时抓住了哪些特点,怎样渲染画面。然后我示范怎么画青蛙,要求学生画出不同形态的青蛙,并表现出青蛙的所在地,学生虽然画得不太生动,但是还是给予肯定。教师在评价一幅儿童画的时候,不能用指定的统一标准去评价,而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儿童的个性品质,或者用学生自评、互评等多样的评价形式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既尊重个体,又张扬个性。教师应当潜移默化地引导、顺应儿童的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样,美术教学过程将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