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萧红作品中的苦难叙事

2013-04-29王丹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苦难萧红

王丹

【摘 要】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女作家,在她的作品中,不时闪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哲思与彻悟,主要体现在对苦难的生命体验以及生命悲剧的感悟。

【关键词】萧红;苦难;生命悲剧

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谢有顺甚至认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苦难史。在萧红作品的苦难叙事中平静而强有力地呈现了人生无边的苦难。方立天指出“人生是苦的命题”是很有道理的。原始佛教所提出的“三法印”的命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其重心就落在“一切皆苦”上,认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是一切皆苦的根源,是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本身的“惑”导致了人的苦难,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①马克思也说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也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佛教通常所讲的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乃至一百一十种苦等无量诸苦,把人生的苦处渲染到了极致,其实这就是现实苦难的宗教反映,而萧红作品中的无边的苦难则是现实苦难的审美反映,正如谭桂林所说:“对于现代作家而言,痛苦,无论是时代赐予的,还是个人命运中的一些偶然因素铸成的,最终都被升华转化为艺术力量。这种相当厚实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形成当然得益于佛家苦谛的启示。”②

萧红在《商市街》中所描绘的那段日子,正是她身心状况非常痛苦的时候,她以女性作者特有的敏锐、细腻的心理,重新感受这种生活的细枝末节所带给他的苦痛,以一种十分动人坦诚的态度,叙述了她对于饥饿、寒冷、贫穷的感受与忍耐,她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所感受得到的孤独、愤恨和无聊,以及她可悲的处境在精神上刻下的伤痕和影响。《欧罗巴旅馆》、《饿》、《搬家》、《最后的一块木柈》、《黑“列巴”和白盐》、《白面孔》等清楚的记录了他们曾经面临过怎样的艰辛:

第二天,挤满面包的大篮子又等在过道。我始终没有推开门。门外有人在买,即使不开门,我也好像嗅到麦香。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是面包要吞了我……③

把手放在铁炉板上也不能暖了,炉中连一颗火星也灭掉。肚子痛,要上床去躺一躺,哪里是床!冰一样的铁条,怎么敢去接近!

我饿了,冷了,我肚痛,郎华还不回来,又多么不耐烦!连一只表也没有,连时间也不知道。多么无趣,多么寂寞的家呀!我好像落下井的鸭子一般寂寞并且隔绝。肚痛、寒冷和饥饿伴着我……什么家?简直是夜的广场,没有阳光,没有暖……④

萧红在书中写到她坐守愁城的惨状,她几乎成了自己斗室中的囚徒:孤独、愤恨以及无聊。饥寒交迫是每日功课,爱情的浪漫不得不让位于生活的困窘。四处求助又总是碰壁,最无奈时只能去朋友家以瓜子一类的点心充饥;冷的时候成天披着破棉絮御寒,穷得时候一根鞋带分成四节,两人来用;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買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饥饿的时候道德感与羞耻感也难以抵挡偷的欲望。吃饭、穿衣、住房,这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细节,无不围绕着生存的问题,这一篇篇散文就像日记一样真切的记录了在生活的磨石和齿轮下挣扎的点点滴滴,抒发了青春在贫困中逝去的无限伤感。多少的风风雨雨,多少的悲欢离合,萧红没有悲天怆地,而是平淡、从容的面对人间的沧桑和不幸,坚韧地承受着自己面临的厄运,或浓或淡的传递着人体生命备受压抑的忧患意识。在体悟到人生的悲剧感和迷惘感之后,流露出了对现实生存状态的深深忧郁,并由一些生活情景引导读者去思索生命的奥秘。这种深刻而又独特的体验,既渗透了佛教“人生苦多乐少,变幻无常”的因素,又以自身的理性、悟性压倒了大悲大怒,从而趋向一种祸福得失任其自然的态度,达观的消释着世间的烦恼。正因如此,使得萧红从一开始就与同时代的作家大异其趣。她不但因此取得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成就,而且在缺乏哲学意识的一代作家中独具哲学的深度。因此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作家,她的作品记载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也记载了作家的同情和愤懑。

《手》就描写了一个农家女孩的悲苦命运。这部小说讲述了这个农家女孩在校寄读的动人故事。这故事不但对所谓的高门大户残酷的罪行作了有力的评述,而对那些罪行所加之于这个恭顺的农家弱女子的影响也作了生动的描述。书中女主角王亚明,由于那只引人注目的黑手和她农家的寒微出身,加上土里土气和天真朴实的言行,使她从第一天上学起就被班上同学和老师当作下等人看待。王亚明出身于染匠之家,排行第二,家中好不容易供给她受教育的机会,但最后竟被迫离校。她在校中受到的那种教育并不是她心目所预期的。虽然她是班上最用功的学生,但她发现在求知的路上仍是荆棘重重。就只是因为她那只被染料浸染的黑手和她贫寒的出身,王亚明每天忍受着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轻视和嘲弄。虽然她每分每秒都用功读书,但她仍遭到被赶出睡在走廊中长凳上的羞辱。尤其是那位女校长更是技高一筹,竟有着令王亚明声泪俱下的本领:

“你的手,就洗不干净了吗?多加点肥皂!好好洗洗,用热水烫一烫。早操的时候,在操场上竖起来的几百条手臂都是白的,就是你,特别啊,真特别。”女校长用她贫血的和化石一般的手指去触动王亚明的青色手,看那样子,她好像是害怕,好像是微微有点抑制着呼吸,就如同让她去接触黑色的已经死掉的鸟类似的。“是褪的很多了,手心可以看到皮肤了,比你来的时候强多了,那时候,简直是个铁手……你的功课赶得上了吗?多用点功,以后早操就不用上了,学校的墙很低。春天里散步的外国人有很多,他们常常在墙外看的。等你的手褪掉颜色在上早操吧!”⑤由于上述这种情况,王亚明在春季时竟被关在屋子里。由于她过人的毅力和出身贫寒,即使这种“禁足”也忍受了。最后当她那鳏居的父亲来接她回家,不再返校时,她终于说出了她那只黑手的由来,并且还道出了她一生的辛酸:

“从这时候我就照顾着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爹爹染黑的和蓝的,姐姐染红的……姐姐定亲的那年,上冬的时候,她的婆婆从乡下来住在家里,一看到姐姐,她就说“哎呀!那杀人的手!”从这起,爹爹就说不许某个人专染红的;某个人专染蓝的。我的手是黑的,细看才带点紫色,那两个妹妹都和我一样。”⑥

萧红凭着自身对苦难的体验和人生悲剧的感悟,在创作中无意间与佛家学说达到了精神的契合,但在萧红这里却更多了一份忧愤和反抗。她将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和对生活的执著追求,融入到自然和一切有生命的存在,从浸透着个人身世之感的悲剧感受扩展为广阔、深远的人生本真的追寻,造就了一系列完全属于她自己的艺术品。

注释:

①《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

②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99.

③萧红.提篮者[A].黄海晴.萧红作品精选[C].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312.

④萧红.搬家[A].黄海晴.萧红作品精选[C].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319.

⑤⑥萧红.手[A].黄海晴.萧红作品精选[C].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57,66.

猜你喜欢

苦难萧红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萧红亮 作品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从蒙克看向朱耷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与萧红分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