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2013-04-29朱祝金

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养花教育家课文

朱祝金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让学生质疑问难,如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学习方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他鼓励学生“每事问”。宋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才能提高,学而无疑,等于没学。”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明代教育家陈献章认为“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知,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矣”。由此可见,教学中学生能否产生疑问,是否能够敢于提问,是学习中能否体现其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可是现行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影响,我们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还只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老师问自己答的那套学习方法,而不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

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上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一是语文能力差,胆子小,确实提不出问题;再者就是学生还没有把老师和其他同学当成共同学习的伙伴。因此教师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像,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教师要能恰当的评价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对不会提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有偏差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敢于提问的勇气,然后适当启发、诱导其提出问题,增强他们提问题的信心。教师还可以讲一些名人小时候勤学好问的故事,告诉他们爱提问的好处:提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是进步的阶梯。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其次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刚开始有的学生不知如何提问题,有的学生只提一些诸如词语怎么理解的问题,还有的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要有耐心,要妥善处理,千万不可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要以表扬为主,要善于引导,同时可介绍一些质疑的方法,如可结合课后练习来质疑,可从文章中的标点符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来质疑,还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到文章的内容再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来质疑。如在教学《养花》一课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有生问:第五自然段中描写作者全家抢救花草时,用了两个“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但作者为什么还说“这多么有意思啊!”有生问:全文主要写养花的乐趣,可第六自然段中为什么还写养花的伤心事?有生问:最后一段中“喜”、“笑”等是养花的乐趣,可“忧”、“泪”为什么也是养花的乐趣?还有的问: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为什么还欢喜呢?……

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释疑”,学生只有在自动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方法,增强能力,发展智力。还如《养花》一课教学中,有个学生问“秉烛夜游”这个成语的意思,我先让学生抓住“秉”这个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理解其意义,再让学生自己说出整个词语的意思,接着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让学生自己读读、想想其在课文中的意思。有生说:在课文中指在夜晚拿着灯烛一起去赏花。师追问:知道是赏什么花吗?为什么要夜里去赏呢?学生通过读课文都能找到答案,最后老师介绍或让学生介绍花,这样不但理解了词义,而且学到了有关昙花的知识,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总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求得统一的认识,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学会求异思维,即使在统一认识后也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课堂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有不懂就问,有不同见解就发表的民主氣氛,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养花教育家课文
教育家与儿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养花
养花
津派教育家成长
乐在百日养花中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养花
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