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浅论
2013-04-29宋亿光
宋亿光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京津冀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因为在本地区存在着一些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制约了本地区的一体化的进程,相信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京津冀地区也会像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一样大放异彩,推动中国经济更加平稳的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圈;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35-01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可能性
(一)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
京津冀三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总量上看以河北省为最多,为242228.2亿元,北京市次之,为16000.4亿元,天津市最少,为11190.9亿元,但是在人均方面来说却是以天津市最多,人均可达86496元,北京市次之,人均可达80449元,河北省最少,人均才33719元。从总量上看,河北省最多,但是人均上却是最低,仅为天津市人均的2/5。从产业组成方面来看,北京市和天津市比较相似,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但北京市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要小于天津市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在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方面北京市要高于天津市。
(二)实现的可能性
1.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基础。北京市曾经是清朝的都城,而天津市和河北省(清朝时为直隶府)专门负责北京城的防卫。在过去的几百年的时间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特别密切,有着共同的地缘因素,有着相同的文化因素,使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可能。在近代的中国,京津冀地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诸如现在的京津唐重工业基地,其重工业生产总值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经济圈,在重工业方面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有自己固定的市场,有助于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2.京津冀区内丰富的资源优势。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种类较齐全,配套程度较好,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大,资源潜在价值可观,部分矿产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京津冀地區有丰富的石油、煤炭、石灰石、铁矿、稀有金属、地热和能源资源。锰、硼等稀有金属不仅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所罕见。
3.交通运输便利快捷。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网,通联全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铁路枢纽不仅是贯通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咽喉,而且已成为全国铁路的总枢纽。区域内集中了全国第一大能源输出港,第二大杂货输出港以及京唐港、黄骅港。北京机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而天津机场也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客货两用机场。京津塘高速公路以及连接东北、华东、西南的高速公路和国道,使京津成为全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
4.丰富的人力资本优势。京津冀地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其中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主,北京市有高校和科研院所150多所,天津也有30多所,河北省20多所,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许多高校都是中国顶级的高校,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等众多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大部分人才,为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的保障。
二、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阻碍因素
(一)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浅薄。在这个地区“商文化”色彩远远淡泊与“官文化”氛围,以情感和关系为中心的社会效率远远超出以经济建设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效率,但是在南方却正好恰恰相反。整个京津冀区域内,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都很淡漠,由于这三个省市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因此围绕着同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展开的各自区域内部的利益的争夺就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和统一的协调机制。由于京津冀区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际分工体系与运行机制并不完善,区域经济组织与区际经济始终处于无序、混乱和松散状态。市场分割、贸易摩擦、恶性竞争经常发生。特别是区域经济在不受中央后区域协调组织宏观规划与统筹布局的控制和管理下,区域系统内部的劳动地域分工规律、整体效益规律以及协调发展规律很难对区域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失去区域系统的组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规划,资源配置的浪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将在所难免。
(三)行政壁垒严重。阻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行政壁垒严重。我国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一直以行政区为基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程度很高,加之实行以“分灶吃饭”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更从利益上刺激了地方对经济的控制。
三、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一)统一思想认识。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京津冀三省市的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联系比较紧密,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生产力布局也比较合理,有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当前只有三省市的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统一思想,要求得在今后的世界经济的强者中的一席之地,就必须以合作伙伴的身份来投入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
(二)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有效协调机制的建立需要三省市的各级政府在统一思想认识,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前提下共同协商制定。三省市的各级政府应该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能够指导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顺利实现的协作机制,包括三省市的产业布局、资源和能源的合理配置、资金和技术的相互支持、矛盾的有效裁决等各方面的需求。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京津冀经济区目前国有经济体还是占主流,而发展潜力大的民营经济却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而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比京津冀经济区要快的多,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参考文献:
[1] 王二凤.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J] .河北经济,2003,(5):5
[2] 王昆山.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思考[J] .河北经济,2004,(9):9-10
[3] 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