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支点

2013-04-29林淑珠

文化产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语文

林淑珠

摘 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教學实践中,语文课堂高耗低效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身为师者,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呢?我们如何寻找教育的支点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呢?

关键词:语文;多思;少教;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86-02

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了十来年了,高中语文课堂也随着课改的步伐不断的在推进前行。这其中,有期待有惊喜有困惑也有迷茫。反观近几年自己在一线教学以及到各个地方交流和观摩的结果,发现高中语文课堂还是新瓶装旧酒满堂灌居多。学生喊累,教师叫苦,家长无奈。新课程目标要让学生达到的语文素养及知识技能目标似乎也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没有解决的突破口。笔者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结合“多思少教多学”理论,尝试谈谈一二,以供同仁切磋参考。

一、多思

1、多思考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经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只有思考才会有所得。一味的做事而无暇思考等于蛮干。同样,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去实践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思考”注入源头活水,那就会如“脱水的香蕉”,干巴巴的。我们学会独立思考才会懂得如何去备课、备学生、备课堂,如何科学的吸收同行经验教训以及理论的实际运用,也会不断的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反思总结。一个会独立思考的教师,一个学会反思动笔的教师也是一个懂得如何创新的教师。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懂得思考、善于思考,才能实现多赢。思考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学生的情况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教法……多反思自己的每一天的得失。思考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所以,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2、博采众家之长

教师除了会思考之外,博采众家之长亦不可少。假如说“思考”是实现高中语文课堂质的飞跃的一只翅膀,那么“博采众长”则是助其飞跃的另外一只翅膀。每个教师个人的阅读以及经历都很有限,而与同行的切磋交流和阅读刚好弥补了我们这些方面的不足。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这里,你要说别人们没有说的,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试想,假如没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你如何在大学立足? 钱学森的成就离不开博采众长与独立思考。所以,学海无涯,不可闭门造车,我们要抱着好学和谦恭的态度来不断完善自己。随着手机网络的逐渐普及,各种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裹挟而来,假如我们还是抱着教材、教参和靠着三尺讲台、几根粉笔,估计学生们很快就会厌倦的。所以,多关注国内外经典教育理论,多浏览报刊杂志,走出班级走出学校多看看多听听那些教育先进标兵们是怎么做的。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完善自我。

接下来来谈谈“少教”的问题。

二、少教

讲解法是高中语文课堂又一特色。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内容上丰富了不少,但真正要上起课来,语言类的文本绝非理、化、生这种规律性较强的科目所能速战速决的。所以,一来内容的增加,为了赶进度,没有耐心留给自己也留给学生思考。教师苦不堪言,学生怨声载道。估计这也是本人上课还不成熟的表现;二来,现在不少学生已经习惯了只听老师讲而不愿意参加问题的回答与探讨,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应试教学模式的被动学习习惯和阅读积累匮乏,所以不少学生不仅仅是不愿讲,而是没有话可讲。通俗点就是说“肚子里没货”;三来,各个独立学科之间作业的布置也没有很好的协调,大家各自为阵,只管把本学科抓好,甚至占课拖课者亦不乏其人。可以说,商人害怕顾客买的少,而老师是担心自己教的少。可不少时候,往往是事与愿违,时间的投入与学生的付出和学生最后的收获(包括老师的付出与收获)并不能成正比,有时候反而会成反比。是老师低估学生水平还是老师教太多所致?

所以,少教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少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行:

第一、课堂教师占用时间少。

课堂45分钟不可以占用得太多,一堂课不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即30分钟。课堂教学内容再多,也有个重、难点。一课一得或二得即可,贪多嚼不烂。就像文言文的教学。文言现象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可以把他们分解到各个具体篇章里面去。举必修三第三单元文言文教学的例子:《寡人之于国也》抓住“则何如?”“未之有也”这两句,趁机说说特殊句式的宾语前置句,一词多义就讲“之”字;《劝学》利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一句提提倒装句里面的定语后置句,一词多义讲“假”字;《过秦论》由“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该句延伸到判断句的总结,借“斗”“弱”二字,说说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师说》借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及“不拘于时,学于与”来谈谈特殊句式中的宾语前置句和被动句,利用“师”“道”“其”来讲解一词多义。这样目标分解了,学生接受起来也不会太难,所以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高中学生理性思维与学习主动性较之初中上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所以,上课有所侧重。然后在剩下的15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总结。要么当堂检测,要么提问讨论。总之,课堂要留白,才有发展的空间。

第二、教师课堂话语要简洁有力。

繁琐啰嗦的话语很容易使人昏昏欲睡,语文老师最容易就是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成为课堂的“麦霸”,至于学生接受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简洁有力切中肯綮的话语要以充分的备好课做基础。所以,宁可不上课,也不要上那种毫无准备的课。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尝试多用一些引导性的句子来带动他们的思维,抓住文本的或论点或线索或词眼或文眼等来系统化的教学。比如说,笔者在教学鲁迅的《祝福》这一课的时候,就重点抓住祥林嫂的几次眼神变化来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以及经历的变化。这样,本来很长的一篇文章,因为“眼睛”的穿针引线达到了语言极少,但是学生的思考一点也没少的效果,而且也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教师多思少教为学生的多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時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在复习中学会反思小结。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确,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学会发现问题。不少学生习惯了应试教育下被动学习的习惯,很多学生只愿意听教师讲,按教师安排的步骤去预习复习。很多时候,他们的预习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当“搬运工”阶段,要么把《教材全解》,要么把《阳光课堂》的内容直接搬进教材。这样的学习习惯以后怎么独立答题,怎么独立处理问题?所以,鼓励他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当中学会旁批旁注,抵挡住参考书的诱惑,先思考后校对。这样听课也更有针对性。

同时在复习的时候让学生学会小结反思。教会学生在每节课,每次的大小测验后面学会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假如只是一味的跟风,那样盲目的学习。只会让不会的还是不会。笔者曾经做过一次非常有趣的实验,就是原题再现,把考过的试卷里面的百分之三十拿来测测学生,结果呢,一错再错的反而不少,所以,笔者一再和学生强调,题目一定要精炼细作多思,错过了绝不犯第二次错误。所以,而且要学会对当天的课程进行反刍,把不理解的记不住的重要知识点要反复去记诵去练习去消化掉,直到碰到类似的题型不用思考就会做题为止。否则,学得再多,做得再辛苦,也不过是过耳即忘,锻炼臂力“慢、差、费”的体力劳动。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高效行为标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不少相关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宏观管理层面而没有深入一线课堂。因而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有耐心和恒心。我们一线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本位特征,以更有利于用好教材,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转变教师的思考角度。在给教师减轻教学压力、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要充分挖掘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变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思少教”这个支点来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最终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最后,再次期待高中语文课堂的“多思少教”能如一阵春风,让学生的素养与成绩如万物复苏般,欣欣向荣。同时,如果把握好这个支点,相信语文的“慢、费、差”这块拦路石也会被我们各位高中语文教师踢到一边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一版

[2]伍阳斌.语文课堂“三实而立”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8)

[3]王栋生.让思想在“自由发表”中建树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7)

[4]任凯.蒂姆·斯莫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 [J]《课程·教材·教法》2013(3)

[5]董旭午.读什么,读多少,怎样读 [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3(2)

猜你喜欢

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纸恳切书,一段语文情
语文的“理”性
美读让语文阅读充满活力
让积累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
语文的使命
语文的重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