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滚动的融合
2013-04-29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新水泥”)是湖北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同时,两化融合也是华新水泥近年来开展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华新水泥IT部副部长刘胜表示,公司近几年信息化建设成效卓越,协同办公系统、生产在线远程监控系统、水泥生产能源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充分地展示了华新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行业龙头企业,对利用高效科学的信息化手段来提升管理有着持续不懈的追求。
数据“大”有道理
2009年,华新水泥投资了将近2000万元的数据中心投入使用。这在水泥行业中如此规模的数据中心尚属罕见,当时这一举动引发了水泥行业该不该建如此规模数据中心的讨论,从那时起华新水泥一直坚持自己对数据的看法并沿用至今。刘胜说:“事实证明,华新水泥对于数据管理的重视是正确的。”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升温,数据价值更是成为行业信息化的又一重点。而华新水泥也在实现自身两化融合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数据价值的理解。刘胜介绍,早期华新水泥对于数据中心的应用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出发的,而到今天大数据的应用和数据价值的挖掘实际上应该要超越企业内部的业务范围了,也就是说企业自己的数据仅仅是“大”数据的一部分,加上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相关数据的有效汇集与整合才能称得上是“大”数据,这部分数据价值的挖掘有赖于产业链中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提供真实及时的数据共享,建立有效科学的分析模型,实现对整体数据价值的分析挖掘,并为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实现对生产业务的理性化调整。
他进一步解释,企业的生存环境是由产业链和市场决定的,供应商和客户的数据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十分重要,通过数据共享挖掘自己所需的数据价值从而指导生产,是工业生产信息与经营信息的结合,这是智能化工业生产所要求的,同时也是两化融合的真谛。
从企业内部来说,2011年底,为了践行企业两化融合的目标,华新水泥能源管理系统项目正式立项实施,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采集,不同业务部门按其所需对数据进行合理调用。目前集团中几乎所有的水泥分子公司,包括生产原料、能源消耗、产成品等相关数据已基本收集完毕。数据分析的结果将作为生产过程控制的依据供不同部门应用。
而在外部来说,想要对供应商、客户等外部信息实现掌握并管理首先要打通过去外部信息的渠道。例如利用CRM系统实现供应商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刘胜评价:信息化指导生产在企业内部尚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涉及产业链中其他企业的数据更是超出自己的范围,这就为共享数据的企业提出要求,要求数据必须真实、及时、便捷获取。简单来说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基础要好。有些企业处于信息安全的考虑不愿意共享自己的数据,但事实上只要关键业务数据保密好,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共享数据是十分有利的,保密仅是信息安全的部分而绝不等于划等号。
市场驱动融合
两化融合对于企业的作用各不相同,刘胜坦言:华新水泥实现企业两化融合的驱动力就是市场。他说:
“从行业内规模类似的企业来看大家生产的水平都差不多,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或保持住优势地位,就要依靠企业自身具备的不可替代元素,这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介绍了2013年工信部在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方面的四个重点方向:即推动智能工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模式的建立;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来统筹信息安全与发展。
从信息化支撑企业发展到全面推进智能工业发展战略,随着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等全过程的逐步渗透,华新水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覆盖面也在不断提升。“今天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标准并不是用了什么系统,而是如何利用信息系统来提高工效。”刘胜说,“开头提起的能源管理系统是2011底年开始实施的,计划通过3年时间到2014年能够让系统全面服务企业的生产与管理。系统的个性化开发,目的是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为了有效的推动企业的智能化工业生产,建议行业中具有信息化建设优势的企业着手建立行业云模型,共同商讨出合适的商业模型,让中小企业能够免去自行开发的投入和风险。这是实现行业数据共享的有效途径。”
目前,华新水泥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由ERP部和IT部共同承担。其中ERP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实施;而IT部门则要负责系统运行、维护、业务支持,项目推动处理用户反馈等工作,这也恰恰是刘胜近年来的主要工作。企业发展迅速,信息化支撑不能疲软,刘胜每天的工作状态十分紧张,几乎每天一进入工厂就连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也调整不出来。在华新水泥的总部,信息化团队已经被定义为完整的服务团队,是企业的服务中心,团队价值由一线生产部门直接评价,每一个团队内的技术人员都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这种企业内部的服务市场化、价值化被刘胜称之为提高了的服务模式,这也是华新水泥为巩固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维持企业市场竞争力所作出的必然努力。
下一步,华新水泥将继续坚持两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化生产的企业战略,强化IT服务模式,优化客户价值系统。聚焦客户、聚焦成本,重点解决能耗、成本控制等问题;积极探索行业云的建立;推动产业内的数据共享。持续改进管理流程和管理效率,为公司管理层正确决策提供科学、高效的信息支持,让两化深度融合伴随生产线滚动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