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朗诵艺术的基本技巧
2013-04-29李茂林
李茂林
摘 要:朗诵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要达到较高的朗诵水平,就需要掌握好朗诵的技巧。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体会到,朗诵的主要技巧在目的性、形象性、音乐性三方面。
关键词:朗诵 艺术 基本技巧 目的性 形象性 音乐性
中图分类号:[J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81-01
朗诵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要达到较高的朗诵水平,就需要掌握好朗诵的技巧。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体会到,朗诵的主要技巧在目的性、形象性、音乐性三方面。
一、目的性
朗诵一篇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明确朗诵的目的,到底是要告诉听众什么,达到什么效果。只有这样,自己才会专心朝着那个目标努力。如果在朗诵时抓住了诗的主旨,不仅可以消除紧张,找到正确的自我感觉,还可以使思想清晰、态度明朗,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强烈。例如朗诵《小草在歌唱》一诗时,就要牢牢把握朗诵的目的——为惨死的英雄伸张正义。然后全神贯注地走上舞台。在朗诵过程中,围绕着“伸张正义”,要紧紧抓住回忆、自责、剖析、戳穿、控诉、召唤等一系列的具体行动,使观众时而寂静无声,里而爆发出掌声。在“如果暴行得不到清算,地球也会失去份量”这一诗句之后,要让观众激动的情绪达到最高点,朗诵才算达到了为英雄伸张正义的目的。
语言是人们相互行动、相互影响、相互了解的工具。没有目的性的朗诵,尽管象煞有介事,很浮夸,但同样没有意义。这就是说朗诵者在朗诵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空洞表面地凝望,而要向观众解释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思想意图,要积极影响听众意识。朗诵是具有目的性的艺术。朗诵的形象性和音乐性是在目的性的基础上产生的。“目的性”是朗诵者在整个朗诵过程中核心问题,只有准确地掌握了“目的性”,才有处理作品的依据。有了目的性,朗诵者就可以进入作者的心灵;就可以通过体验,将作用的诗句溶进自己的心灵;就可以经过体现,使诗句飞进听众的心灵。
二、形象性
形象,是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手段。它是根据客观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
朗诵的形象性的体现,要求朗诵者在朗诵时通过语言、形体变化等手段,再现作者创造出来的、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图画,并使观众朗诵者那里真切地感受到。
当接到一篇作品时,随着作品的描写,要在脑海里想象出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看到静静的小河,喧闹的街市,战斗着的英雄,胆小的懦夫…。例如读艾青的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要想象到艾青同志是在一所监狱中看到雪而想起他的保姆——以村名为名字的保姆——大堰河。想象到作者是在手抓监狱小窗上的铁栏杆,眼望着远处被雪覆盖的大地。于是,小时候一幕情景在头脑中闪现:大堰河厚大的手掌在抚摸着,大堰河在洗衣、扇火,大堰河在贴画,大堰河因劳累过度而死亡…随着诗句的描写,仿佛就象作者一样感觉到大堰河的手的抚摸,看到辛勤地劳动着。
正是作者这些有思想内容的艺术感染力的创造,使作品飞进心灵,溶进血液,激起想象。如果想象不出这些生动的图画,朗诵便只能象“背词”,那将是冷冷的、死气沉沉的。
没有联想,没有想象,朗诵者无法进入到作者的心灵中去,也就无法在自己的头脑中展开形象的画面。联想、想象,可以说是艺术工作者的天性。当接到一部作品时,随着诗句的描写展开联想、想象的双翼,置身于诗的生活图画之中,让自己的全身心活跃起来,让这些图画也活跃起来,一幅幅活动的图画构成了诗的活动背景。朗诵者站在舞台上就象是一个诉说者,在诉说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各种生动、可感的形象,倾诉自己心中的爱、恨、欢欣、痛苦……他要告诉观众的思想“就象水晶散发出来亮光一样从作品中散发出来”(别林斯基)。
想象和联想在朗诵者那里,必须是具体的、非常具体的,并符合作品内容的。朗诵者只把作品吃透后,才能选择出联想和想象的范围。首先应作把作品内容所反映的时代、时期、时间搞清楚,把作品所描写的环境地点搞清楚,然后再把作品所描写的人物行为、性格、声音、相貌以及人物的经历等搞清楚。其次,朗诵者联想和想象的画面不应是死板的、靜止的,而要随着诗句的内容不断移动、飞跃,从而赋予这些画面以活跃的生命力。朗诵者通过这些活动的画面给朗诵内容插上翅膀,去感染听众、飞进听众的心田。
三、音乐性
有人说朗诵是最枯燥、最死板的,其实不然。在一篇文字作品的朗诵中,有时气势磅礴,有时娓娓动听;有时层层递进、一气呵成,有时一字一句、从容不迫;静时万籁俱寂,动时倒海翻工。朗诵的这种起伏跌宕、变化多端的色彩,犹如一首乐曲一样,具有音乐之美。音乐之所以具有令人陶醉的魅力,最因为它有优美动听的曲调。曲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强弱关系而组成的声音的线条。语调同样也是由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这些因素组成的。不过,音乐的曲调是作曲家已经规定好了范围的,而语调需要朗诵者本人创造。朗诵者的创造过程是个很细致、很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创造语调时,特别要注意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变化,使语调能具有音乐的魅力。
雷抒雁同志的《小草在歌唱》一诗中有一段,描述的是作者由于希望烈士复生而产生的一系列幻觉形象,它明确地告诉读者;烈士的精神永存。朗诵时要真的“看”到张志新烈士向我们走来,看得越具体,读起来越有情。具体的处理是——“看”烈士一步步走来,光彩夺目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节奏逐渐加快,如同充满希望的音乐由弱渐强。读到呼唤女儿“去拥抱她吧”一句,达到节奏的高点,好似乐队在演奏一曲描述人民和英雄重逢的音乐,仿佛自己看到了这一感人情景。然后,突然停顿,从合奏中出现小提琴独奏,深情缓慢地读出——“她是大地的女儿”,使人感到有一种抑制不住诉凄凉的感觉,感到在现实中她的确是死去了。紧接着,再从低到高逐渐加强力量,读出天地日月给了她的生命,使烈士的形象进一步升华,把作品的思想曲尽其妙地表达出来。
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字作品绝不是朗诵者随意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经过作家精心雕琢出来的精炼的典型的语言。因此,朗诵者不仅要理解作品的思想,找出目的性,置身于作品之中想象出语言所包含的视觉、听觉形象,还要运用语音、语言的许多技巧加以处理,才能达到形象、生动、准确、具有音乐性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郭玉斌.朗诵艺术的技巧与欣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 郭玉斌.朗诵名家谈朗诵艺术技巧 [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
[2]谢伦浩.文学作品朗诵艺术[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