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CIO在路上
2013-04-29
CIO一词出现在美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个C-level位置的职位可以与其他C-level高管参与董事会决议。而在中国,CIO职位在九十年代并没有真正反映角色的转换和被认可,CIO经常与IT经理或者信息系统经理处在同一位置上。直至2005年之前,很少出现有决策权的CIO,这时候信息中心主任们担任最多的职能,还是“救火”。
硬件为王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值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而此时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尚不具备或并不强烈,企业的生产管理问题重重。为了改善落后的状况,当年的机械工业部旗下企业先后开始引进ERP前身MRP-II软件,并开始试点性开发财务软件,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来改善管理。
1981年沈阳第一机床厂从德国工程师协会引进MRP-II系统,接着北京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广州标致汽车公司也先后购买了该系统。从此之后,一个名为计算中心的新生部门诞生了,与之伴随的还有一个新的职位 “计算中心主任”。
之后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强,计算机在企业的诸多领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时企业信息化应用以局部应用为主,内容涉及财务、库存、人事、销售各个方面。随着轰轰烈烈地“甩图版”、“扔算盘”工程,开创了中国企业界的信息化普及高潮。
无论是建设领域“甩掉图板”的变革,还是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内部的实施都解放了大量人力成本,这个阶段中国企业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生产力,信息化过程从无到有,硬件设备成为最大消费品。
Gartner公司CIO领域研究总监陈勇认为这个时间段硬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信息化负责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怎样减少宕机时间、使硬件设备发挥更大效力。因此信息化负责人在企业中主要负责技术支持、网络维护、应用系统开发等技术性工作,他们经常需要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哪里出现问题就要第一时间赶过去救援,这使得IT主管很难抽身对于部门进行更好的管理,而站在公司战略层面进行创新管理更是遥不可及。
摸索中前进
虽然清华大学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设立了计算机专业,但毕业生大都输送到航天工业和核工业等国防部门。企业第一批信息化建设负责人或是九十年代初毕业的年轻人,或是学数学、无线电等相关专业出身,或者干脆就是业务出身。
这些被称之为中国第一代CIO的人们,在还没有完全明了CIO含义的时候,就需要担负起CIO的职责。
1999年6月底,时任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副司长的王智玉,被安排改行到只有11个人的计算机技术中心任职。他坦言,直到调任前,他还不会装软件,对路由器、DDN更是近乎一窍不通。
而刚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时,宫克奇是一位内科医生,1988年因为工作需要,宫克奇被调到了岳阳医院的医务科。那时的他,既要看门诊,跑病房,也要去医务科处理相关工作。八十年代末期,上海市规定综合性医院都要成立信息科,领导就想到了他。虽然没有学过计算机,宫克奇认为自己做信息化的优势在于了解业务。他说:“业务出身的人有经验优势,医学经验、医院管理经验和医院信息化的总体理念,这些都对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业务出身的CIO借助自己的业务优势,很快能够找到技术和业务的结合点。而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的蜕变则更为艰难。不仅要经历从技术到管理的蜕变过程,还要克服沟通关、业务关等重重关卡。
张贫,上海长桥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技术出身的他从主管信息化到分管业务、开拓市场,从不善沟通到习惯在会议室中、谈判桌上,说明与理解、争论、锱铢必较、到妥协共赢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蜕变过程。
2003年升为公司副总后,张贫的分管范围加大了,对他来说,除了新领域带来的压力,更大的压力来自沟通。他坦言,善于沟通才能事半功倍让IT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第一代CIO来说,除了企业对信息化的不理解和不重视外,还要面对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蜕变,才能发挥信息化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