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职中学生复习好数学

2013-04-29源锦华

考试周刊 2013年90期

源锦华

摘 要: 在高职高考数学备考过程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备考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作者结合考试的关键点及要求,以及试卷的大体结构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高职高考 数学备考 三轮复习

我们在应对高职高考时,一般都是进行三轮复习,一轮复习的时候主要复习课本的大体内容及关键的知识点;二轮复习的时候要抓住重点,尽量采用专题讲解的手段;三轮复习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工作,还有一些考前应试技巧及心态的辅导。我通过实践发现,在三轮复习过程中,需要认真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明确考试的要求及考试的范围

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关于考试的各种要求及内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些才是复习的重点及关键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和学生介绍一些在高职考试中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思路。例如,归纳法、化归法、类比法等这些数学的解题方法。职中学生在考高职院校的时候一般都会有考纲,教师就要及时带领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明确考纲中“掌握、理解、了解、运用”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区别,进而做到把握住大考的方向,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二、全面提高,做到精做精练的高效率

在复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分析这么多年以来的高职院校的考试题型及比例,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让考生对整体的难度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是笔者的复习心得。

1.复习全面、周到,加强巩固复习内容。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一轮复习后,学生已经渐渐掌握了一些数学解题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思路。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带领学生对复习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免造成知识的混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谨记,要求学生熟记课本中该记的公式和定理。只有这样,在解题时才不会手忙脚乱。除此之外,教师通过严格要求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归纳之后,就可以及时弥补知识的漏洞,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2.突破瓶颈问题。在这一阶段的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渐渐发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或者是盲点。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学生向我反映过这样的问题:例如,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虽然会运用一些较简单的方法解答一些基础题,但是对于许多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无从下手,找不到解题思路。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高效益地做一些精炼的题目,切勿采取题海战术。对于这个过程中所做的每一道题目,都要有较明确的解答思路,若是依然找不到思路,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这道题目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为什么我无法下手,是哪一个知识环节出现了问题。通过不断深入复习,必定可以提高学生在高职高考中的成绩。

三、精做题目,提高做题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要做很多的题目,这时毋庸置疑的。目前许多的高职高考的考试模拟题目都是起点高、要求高,因此让学生觉得无论做了多少题目,依然无法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在学生备考过程中要及时与学生探讨了以下方面。

1.选择题要围绕核心基础进行训练。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要紧扣课本内的知识及考纲中的基本要求和考点,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及一些基础的题目进行训练,不要经常逼学生挑战那些高难度、不切实际、脱离考纲的题目。除此之外,选择题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要由低到高、层层推进,但是也要围绕考试重点展开。总之,在备考过程中,要使学生慢慢形成形象的立体思维,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及时找到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在脑海中做出相应的反应,进而更快地找出解题的思路及主线,进而形成惯性解题思维,这对于职中学生是大有好处的。

精做题目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及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进而形成一种较稳定的解题思路,对各种基础的知识都可以灵活使用。

四、认真总结落实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错题集

不管是什么考试,教师要告诉学生教材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就要使他们形成较好的解题习惯及解题思路,随时记录下自己经常犯错的地方,以避免在一个错误上连续“摔跤”。建立错题集,并不是简单地记录题目,重要的是要将题目的类型进行分类归纳,还要抽一定的时间经常总结错误,把错题集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考上理想的高职院校是职中学生的奋斗目标,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探讨更多备考的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玉.数学课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0(12).

[2]陈永璋.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0(10).

[3]任焕良.职校学生数学差的成因及教学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6(02).

[4]马炳森.浅谈职业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