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3-04-29张金苹

考试周刊 2013年91期
关键词:预设新课程探究

张金苹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反映在学习方式上,观念陈旧,效果低下,是社会各界批评最多的话题。

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跟着教师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要有意识地凸显语文素养,把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加以融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它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形成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对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与修正,也不是传统语文课程教学的“兴奋剂”,而是一种学习理念上的根本性转变,一种语文学习上的革命。转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三者水乳交融,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实现。面对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课堂上教师再也不能固守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要心中有学生,懂得为学生而工作,要正确对待学生那些基本正确但不大规范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观点,不能一味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不能让学习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

我们所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其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转变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尽管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暴露出了一些教师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时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或鼓励学生采纳的新学习方式,从整体上看合乎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要求,但实质上却与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效果不佳。课堂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形式多样,但一节课结束后,我们在评估学生到底学了什么,完成了哪些目标时,确实很含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往往教师也不知道。因此,不能只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更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创新能力是否得到了培养。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不顾教育的现实情况、学习内容的需要而盲目地追求时尚,要有效运用学习方式,要从单纯地模仿走向创造性地应用。

三、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这种新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异化,为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弱化甚至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

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一位教师为了体现这种自主学习的新理念,在课堂上谨小慎微,话语不多,始终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我们不时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一类鼓励性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给学生分析和讲解的声音。他认为这便是自主的课堂,便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课堂,岂不知,这是把自主学习“泛化”和“圣化”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资源的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结果的评价和自我潜能的挖掘,都需要教师真诚的引导。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感悟,化解困惑。当学生学习浮于表面时,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提升认识,这样的引导是一种有益的启迪。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和平衡点,使“导”与“放”相融合,做到“导”“放”有度,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二为一,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但是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也弊,课堂教学实际上总是在努力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教师课前需要充分准备,如认真钻研教材,写备课笔记。我们在上课时不可拘泥于原来设定的程式。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因而,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并予以引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让不同体验进行交流和争辩,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

教学三年级上册的《给予树》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那个小女孩子为什么不要些食物、衣服,却要一个洋娃娃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为什么这个小女孩子要一个洋娃娃呢?”我巧妙地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同学,并组织学生再次走进课文,自主感悟,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有的说:“那个小女孩子太孤独了,有了洋娃娃,她就有伴了,就不孤单了。”有的说:“我觉得可能她看到别的妈妈都给孩子买洋娃娃,她也想有一个,就像妈妈在身旁陪伴一样。”多妙的发现。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带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课改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促进学生转变语文学习方式,积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使语文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预设新课程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