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环境下媒体坚持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必要性
2013-04-29窦建军
窦建军
摘 要: 互联网络的普及催生出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形式。网络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虚假报道、信息失真等问题。信息失真甚至网络传谣不仅阻碍人们了解事实真相,还引发社会混乱,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影响和社会主义谐社会的建设大局,造成经济停滞。因此,作为党的新闻宣传的主力军——广播电视应承担起打击虚假信息的职责,坚决捍卫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 新兴媒体 真实性 准确性
目前,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形式逐渐成为时代的宠儿,大有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一争天下”之势。可是由于网络媒体的环境相对宽松,缺少法律规制,有些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就有失偏颇,有的新闻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赢得点击量,在内容和标题上脱离事实,肆意夸大,失去了新闻媒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原则,在误导读者混淆事实的同时,也在媒体传播道德途径上和公众舆论导向上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应,这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熟悉网络媒体的人大概都知道“标题党”,“标题党”发源于网络BBS,最初作为一种网络娱乐现象,能达到使网络受众的思维产生强烈反差并最终会心一笑的特殊效果,后来渐成一道风景。为了吸引读者阅读,在标题上下工夫,竭力突出新、奇、特,这本无可厚非。可是为了吸引读者,脱离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负责任地出新、出奇、出特,毫无根据、毫无联系、毫无逻辑地用心“制作”,就有点靠谱。并且“越用心”距离时间的准确性、真实性越远,给新闻本身的伤害越大,社会毒害就越大。有的媒体人似乎从这束灿烂的花朵里嗅到了罂粟般的迷人味道,试图从中“获取营养”,让自己的制作“迷倒众生”。
案例一:某省人大代表吃猫肉火锅后中毒死亡——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12月24日
省人大代表吃猫肉,也许北方读者不理解,其实在两广及其他南方部分地区,有很多人吃猫肉。同样吃猫肉,人大代表吃与其他人吃有什么不一样吗?人大代表在文章内容中再无涉及,与中毒死亡没有因果关系;人大代表吃猫肉就会死……
这是这篇文章给人印象粗乱,网民愤怒了。他们愤怒的原因不在于此,而在于省人大代表吃猫肉,吃猫肉就该死。撇开死者身份,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在哪,很少有人再关注。到网上随便查一查,类似“猫肉有毒”的例子还有很多,与之相称的例子还有很多。
2011年12月25日,湖南一家媒体发文称“北大校长批美国教育一塌糊涂,总统不懂尊重人”。怎么会一塌糊涂呢?到底是谁糊涂呢?读者懵了。看完全文,人们不禁为这位校长的言论脸红——堂堂北大校长,见识何至如此不堪?但《中国青年报》交代了北大校长讲这话的原意,原来他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家都觉得美国的教育好,我们也在向美国学习,什么哈佛、MIT等等,其实美国的教育也不是那么好,它有它好的地方。怎么讲?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这是很成功的,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这么一个很霸气的强国。但是如果是从我们现在是个地球村,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它培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感到骄傲的是他们的总统,哪个总统懂得尊重人家?就想欺负人家,就想把它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就想按照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办。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这是我的看法。”一段断章取义的新闻,把一段很精彩言论变得一文不值,还连累了北大校长。湖南的这家媒体确实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却背离了媒体人应有的道德准则。
为了博眼球,脱离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就丧失了媒体的公信力。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是媒体人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恪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才能在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一线的过程中,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唱响新闻宣传的主旋律,每个媒体人都应当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