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张融资能力是当前重点

2013-04-29王冠群

文化产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文化

王冠群

世界各国日趋重视文化产业战略价值,发展文化产业已成多国国策,软硬实力融合已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特征与趋势。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是我国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而文化产业自身特性和发展环境制约使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风险客观存在。因此,应制定有效策略以形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金融风险可控的双赢局面。其策略包括:以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为代表的高风险偏好资金应成为支持文化产业的先导力量;以租赁和委托经营等方式,将财政性资产委托给文化企业运营,减轻文化产业固定投入和科技投入压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结合金融手段扩张文化产业融资能力;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大力支持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放大文化产业融资能力;建立金融业和文化产业联合主导的无形资产评估交易体系,激活无形资产在文化产业融资中积极作用。通过这些基本策略迅速扩大文化产业融资能力,控制金融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

近年,世界各国日趋重视文化产业战略价值,发展文化产业已成多国国策,软硬实力融合已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特征与趋势。因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一项战略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产业发展助推器,因此,我国高度重视金融对文化产业促进作用,积极深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战略布局,但文化产业固有的高风险和所面临的国际压力不容忽视。因此,金融行业既要在战略上对文化产业倾力支持,又要在具体上把握各种风险。下述问题亟需厘清:金融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金融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主要障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应遵循的基本思路。明确这些,有助形成金融和文化产业双赢局面。

一、金融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

目前,世界文化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已成我国发展战略重点,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现状和文化市场蕴含巨大潜力是金融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有利前提。

(一)发展文化产业已成国际趋势

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方式日趋多元,围绕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家软实力,加大国际影响力和提高本国经济发展质量成为主流国家维护国际地位的重要内容。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空前发展,日益加速。在美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25%,满足了1000多万人就业,为出口第一大行业;在欧盟,据不完全统计,部分重点企业已占欧盟GDP的2.6%,保守估计解决了500多万人就业。旅游、会展、戏剧、电影和音乐等成为许多欧盟国家支柱产业。例如:德国会展行业年收入超过30亿欧元,直接带动其他收入100亿欧元,综合经济效益超过200亿欧元,全球150个核心会展的70%在德国举行,形成了10万个就业岗位。法国则格外重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拥有法文日报约140种,年发行量约90亿份,年均1.85亿人次观看电影,每年5万场戏剧演出拥有800万固定观众。1200座博物馆,年拥有观众几千万。英国首倡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对英国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约为6.2%,创造近200万个就业岗位。在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提高,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上,已成为澳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出口行业。日本和韩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先后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文化产业大国,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全球60%的动画是日本制作。韩国则是世界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韩剧和网游都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看,文化产业在全球兴起趋势方兴未艾。

(二)文化产业已成我国发展战略重点

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软实力。2009年7月,我国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国务院颁布,《规划》提出到2011年末,文化产业实现五个“进一步”,即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要求着重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和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等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由此确定,文化产业上升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号角。

(三)近年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增长

近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远超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重点城市与省份已经形成文化产业超常发展局面。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蔡武:《我国文化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2008-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因能源资源消耗较少,对环境污染较小,经济附加值较高,增长速度较快成为金融危机中亮丽风景。同时,互联网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拓宽了文化产业涉及领域,为产业提速提供了新动力。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表明在我国初步完成工业化的区域和具有突出文化特色的地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文化产业具有高收入弹性特征,即人均收入水平越高,产业发展空间越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向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标准中规划了一系列目标,包括: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6%等。近年数据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部分指标已提前完成。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8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排名世界第二。可以肯定,未来我国工业化水平会不断上升,人均收入会普遍提高,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从国际市场看,虽然我国文化产业正面临世贸过渡期结束后的严峻挑战,但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力正逐步加大。2009年,我国426个演出组织在境外商业演出16373场,收入约7685万美元。国产影片出口收入4亿美元,电视节目出口超过1万小时,涉及金额约5898万美元,核心文化产品出口94亿美元,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为2009年的3.4:1。在法兰克福书展中实现版权输出2417项,文化贸易逆差有所减小。这些势头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发展潜力尚未发挥。

二、金融支持我国文化产业的不利因素

从全局看,金融支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多重战略保障,但从具体和现实看,金融支持我国文化产业也存在不利因素。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金融行业缺乏支持文化产业经验,文化产业的某些高风险特性和海外文化产业冲击将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形成风险。

(一)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

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足:首先,我国文化产业尚未形成基于突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世界经验表明,文化产业强国均需拥有鲜明自身特色和优势。比如美国的电影产业,唱片产业、欧洲的会展产业、博物馆产业、旅游观光产业,澳大利亚的现代传媒产业,日本的动漫和漫画产业,韩国的电视剧和网络游戏。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模仿跟随型产业比例较高,突出特色和核心优势不清晰,核心竞争力建设薄弱。其次,我国文化产业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公司治理水平较低,与世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骨干企业相比,综合实力差距巨大。在美国,以电影行业为例,前五家电影企业就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90%。在德国,出版行业中贝塔斯曼年利润超过20亿欧元,主营收入约200亿欧元,几乎相当于我国整体出版行业。作为国家重点行业,我国尚无具备近似实力的企业。我国文化产业A股上市公司仅有19家,大量未上市企业规模和规范程度明显不足。再次,我国文化产业赢利能力不强。仅就上市公司而论,根据2010年上半年数据,市盈率在25倍到430倍之间,40倍市盈率以下的仅有5家。高股价与低收益成鲜明对比。此外,我国文化产业中骨干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力量薄弱,对外依赖度较高,高技术和关键无形资产等大多掌握在海外产业巨头手上,海外渠道不畅,国际营销能力不足,市场号召力较低,大大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高水平增长。

(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经验不足

以往金融行业缺乏支持文化的动力与经验。原因在于:首先,体制上金融行业不具备支持文化产业的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建设主要依靠文化事业单位和财政性投入完成,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金融机构作为经营货币的市场主体,很难对接缺乏经济效益的文化机构。其次,文化经营单位总体规模较小,个体分散,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经营需求。在运营成本近似时,金融机构更乐于为规模较大,效益较高的企业提供服务,缺乏对文化企业服务的动力。再次,我国文化企业长期忽视与金融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缺乏配合金融争取支持的积极性。我国文化骨干企业大多脱胎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争取财政支持已经成为思维习惯,机构运营具有较强行政色,缺少与金融机构对接的企业化运作思想与行动。

总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金融行业与文化产业合作不深,交流不广。在人才、业务、法规和行业认识上缺乏针对性准备。

(三)文化产业具有某些高风险特性

文化产业特有风险有待化解。包括:首先,无形资产是文化产业核心资产,是文化企业核心价值体现。文化产业利润源于创意对受众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而并非产生于土地和机器设备。其次,评估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价值难度较大。事前很难做出准确评估,只能通过市场效果予以确认。国际国内经验表明,文化企业价值在创立初期非常难于评判。再次,文化创意能力与资金投入相关性十分复杂。一方面,加强投入有利于文化产业提高创意能力,另一方面,巨额投入未必可以换来高质量创意。事实证明,许多优秀创意投入不大,效益很高。而有些文化项目投入很大却遭受惨败。美国电影产业中,高投入巨片票房惨败的现象比比皆是。电影产业中“二八现象”突出,即每十部影片中成功者不超过两部,也往往不是投入最大者。最后,文化产业市场需求具有特殊不稳定性。受众兴趣、偏好和情绪等主观指标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最终需求,因时而变,变化难测。与其他刚性需求行业相比,增加了额外市场风险。以上几点都产生于文化产业特性。

(四)国际环境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长加快,但文化贸易逆差局面并未根本改变,整体上出口渠道较窄,价格较低,国际竞争力和传播能力还有较大差距。按照入世承诺,外国文化产业将在各个领域抢滩登陆。其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将会对我国文化产业形成严峻挑战,形成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压力。

三、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策略

控制金融风险,同时扩张文化产业融资能力是当前重点策略。包含以下内容:

(一)风险偏好资金是支持文化产业的先导力量

基于现状,应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等风险偏好较高金融工具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从金融角度看,金融工具千差万别,各种资金的风险偏好各不相同。而高风险偏好资金风险意识和承受风险能力较强。引入高风险偏好资金支持文化产业比较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尚不成熟现状,也符合高风险偏好资金对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追求。我国虽陆续成立了几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也有一定数量风险投资活跃在文化投资领域,但战略地位和金融创新并不突出,发展严重不足。应加速扩大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规模,实施金融创新。例如:准许基金份额上市,使其获得资本市场能再融资能力。交易额与价格波动不纳入市场整体指数。在满足高风险资金对文化产业投资需求同时,保护资本市场整体运行安全。在确定先导力量以后,金融创新是关键。

(二)财政资金资产嫁接金融手段扩张文化产业融资能力

我国多年财政投入积累了大量文化资产,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在约定企业承担公共服务义务基础上,这部分资产和今后的财政投入可分门别类,采用租赁和委托等方式转化为风险可控的经营性资产,纳入文化企业运营活动,减轻文化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和科技投入压力,提高文化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赢利能力,使财政投入成为撬动文化产业融资能力的工具,扩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依然需要财政资金的贴身配合。

(三)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放大文化产业融资能力

截止2010年7月,我国A股上市公司不足20家,市值约1300亿,整体规模极为有限。金融机构加大上市公司信贷,鼓励收购兼并,加大股权融资有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分散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风险。首先,加大文化上市公司信贷,保障其正常业务开展需求。文化上市公司多为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不仅公司基本面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具有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因此信贷风险较小。一般来说,加强信贷会大大促进企业赢利能力。其次,资金支持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文化上市公司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条件得天独厚,只要拥有优质产业资源和良好业绩,就可以迅速实施资本扩张,形成融资与经营的良性循环。不仅可以迅速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整合产业资源,提高产业效率。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分散机制,有效减轻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再次,文化产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照搬其他行业标准,将会大大延迟企业上市速度,降低上市公司数量。因此,有必要针对文化产业特性制定符合实际而有差别的行业上市标准,以此加快企业上市速度,增加上市企业总量。总之,利用资本市场可有效放大文化上市公司融资能力和行业融资能力,带动行业整体发展,起到带动全局的效果。

(四)建立金融业和文化产业联合主导的无形资产评估交易体系

我国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无法回避文化无形资产处置问题。金融行业应积极参和主导文化无形资产评估与交易体系建设,从金融角度合理主导文化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打破文化无形资产抵押处置在文化产业融资中的阻碍瓶颈,为长期防范金融风险打下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几家文化无形资产交易所,但金融行业主导不够。文化无形资产交易体系缺乏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的联合主导,金融业和文化产业就很难在文化无形资产领域达成共识与合作,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就难落在实处。

总体而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涉及广泛,但就目前而言,应侧重金融风险控制和文化产业融资能力扩张。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金融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谁远谁近?
P2P金融解读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