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堂预设,把握课堂生成
2013-04-29倪鹏轶
倪鹏轶
摘 要: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教学中,只有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起来,使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得益彰,才能让课堂精彩纷呈,真实有效,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生成资源 生成时机 生成时间 生成错误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教学。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预设指的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点。生成是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前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使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进行静态弹性预设的同时,如何把握课堂的有效生成呢?
一、捕捉生成资源
如何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瞬间生成的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呢?这就要求教师多留个心眼,随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中的创新资源,并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富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之中”。学生的一个回答,一个提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让教师准确把握了学生的现实起点。同时也要求教师不应受缚于教案,要善于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
二、寻找生成时机
动态生成的课堂,既不是让学生回答老师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又不是全部问题的解决,而应让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其教学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产生更多的问题,而且动态生成的课堂,问题是富有挑战性的,答案是不确定的,过程是现场生成的,结果是不能完全预测的。
教师的一句“如果不让你们摆小棒怎么办”,将教学预设顺利完成,自然地进入下一个预设,从而就有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有矛盾的困扰,有无言的沉默,有聪明的机智,更有不服气的反诘和问题解决后喜悦的笑容。这样的课堂凸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课堂因此而炫目、多彩。
三、留足生成时间
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老师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要怕浪费时间,而要让学生充分地活动,从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去理解、去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在知识的发生、拓宽、应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如在执教“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小组不透明的盒子中都有10个球,分为红白两色,但红球、白球的个数不同,每小组任意摸一次,看结果会怎样。小组活动结束后,大家争先恐后地说:摸到的是红球。只有第五组同学说:我们摸到了白球。这时,我说:你们每组盒子里都是红球6个,白球4个,共10个,在红球比白球多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此时,第五组一位学生大叫:我还想试一试,看是一种什么情况。我听后,说:你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很了不起,就让你再摸几次。结果,这位同学摸了9次,摸到红球7次,白球2次,此时我让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在红球多白球少时,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不一定就比白球的大,而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我趁热打铁,再次引导:“像第五组发现的那种情况,这是什么现象?”学生齐声回答:“是很偶然的现象。”最后,我再次拓展,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偶然现象”。
课堂上,我不是选择逃避或强制学生同意大家的看法,而是给足时间,让学生再次进行摸球活动,以事实为依据。第二次实验,收获的不只是那个倔强的孩子,每个同学都各有所得,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也会更合理。通过引领,课堂上生成了有价值的信息。
四、巧用生成错误
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教学的生成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生成的有效资源。
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在看图简单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要求学生折出这张纸的■,并涂上颜色,说:“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贴在黑板上展示。”教师语音一停,同学们都争着把自己的作品往黑板的高处贴。这时,大家指着其中的一张作品哄堂大笑,并传来了“错了”的叫喊声。此刻,我和蔼可亲地走到这位学生身边说:“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折的吗?”“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折出的是四分之一而不是二分之一,老师我折错了。”这位学生的声音很轻。我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接着说:你知道自己折了一个四分之一,说明你听懂了今天的课。我一边指着黑板上这张作品,一边说:大家看看怎样在此基础上修改一下得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呢?
教学中把学生的错误看做来自学生的宝贵资源,并层层呵护,循循指导,一次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错误”留给学生,促使他们反思,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让妙解在对话中逐渐生成,找到了“与一个分数相等的许多分数”的规律。这样教学,既给予了学生鼓励,激发了学生认错、纠错的思维积极性,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可以说“巧用错误”不仅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更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在教学中,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起来,使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得益彰,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科学,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数学课堂上的生成是真实而美丽的,稍纵即逝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学习空间里畅所欲言,让学生的思维在生成的课堂上自由放飞,让课堂精彩纷呈,真实有效,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参考,2002,5.
[2]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